寒柏:美國「無限量寬」後,香港仍是「通縮」!

2021-01-25
寒柏
學研社成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1-25 at 10.21.22.jpeg

筆者於《到底之後會發生「通脹」還是「通縮」》一文中談及,雖然大家趁「無限量寬」的情況,好好把握機會投資或投機算是有言之成理,但最終「無限量寬」後並不一定會迎來「通脹」。

那麼,美國於去年3月推行「無限量寬」及大幅減息後,香港本土的通脹走勢又如何呢?近日,港府終於有數據出爐:

p1.png

網上資料來源:港府統計署資料,並由報章製圖

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所拖累,實體經濟遭到嚴峻的打擊。自去年6月起,本港已連續出現6個月的「通縮」。換句話來說,「無限量寬」並沒有迎來「通脹」,反而是「通縮」。

此外,「無限量寬」之下,香港的樓價在2020年反而是輕微下調的。

p2.png

網上資料來源:中原網站

於2020年12月底,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收報176.22點,全年計跌1.07%,為2008年之後,首次於全年錄跌幅。雖然整體樓市只錄得1.07%的跌幅,尚未能確認已轉勢,但我們已不能對樓市太樂觀。

那麼,全球央行「放水」,資金又去了那裡呢?與2008年的「量寬」不同,今次大部份資金沒有瘋狂的「炒起」大宗商品和樓市,而是比較集中的去了股市。但有人認為,大部份資金只去了美國股票市場,並沒有惠及香港,恆指於2020全年的的指數仍是下跌的:

p3.png

網上資料來源:Google網站

去年,在確認「新冠肺炎」於全球大爆發後,港股便不斷下跌至3月底,但美國「無限量寬」後已反覆回升。或許美股更為瘋狂,但恆指最終於去年底已收復大部份失地,並於今年初已升穿去年初的高位。因此,港股雖然比較「慢熱」,但絕非沒有受惠於「無限量寬」。

此外,恆指的成份股也無法真正代表香港的股票市場,不僅完全沒有反映「新經濟」的板塊,還充斥着一大堆僅以香港為基地、完全沒有前景的「舊公司」。去年的指數下跌,絕不代表資金沒有流入港股市場。如看港股市值的變化,便更加一清二楚:

p4.png

網上資料來源:港交所網站

港股主板的市場,由2020年初的38.8萬億港元,升至2021年初的52.3萬億港元。同期,創業板亦由去年的1,064億港元升至今年1,621億港元。「無限量寬」主要流入股市而非樓市,是非常清晰的情況。

宏觀來說,今次美國的「無限量寬」並沒有把大宗商品「炒起」,儘管油價跌至低位後回升,但亦只是產油國聯合減產所致。由於全球的經濟本身已不景氣,再加上爆發疫情,進一步打擊西方經濟,全球熱錢並沒有大規模進入實體經濟,反而是進入「幻想空間」比較多,相對不用每年都要「交成績表」的「新經濟」領域。

簡單來說,如資金進入大宗商品領域,製造商始終要有一個藉口購買多些原材料,例如是增加產量或囤積也好,方能支撐更高的價格。又例如,當資金進入樓市,也得要繼續有市民願意及有能力大手購買住宅,又有商家仍可以這個水平租用商舖及寫字樓。否則,又如何支撐高樓價?

資金只進入「新經濟」領域,即表示對環球經濟投下「不信任票」。資金流入股票,但絕大部份只吸納「新經濟」股票,最多只選擇性的購買「舊經濟股」,目標亦是希望「超賣」後有一個溫和的反彈而已。

環球熱錢湧入「新經濟」算是投資未來。例如,各大「科網龍頭」已有穩定及賺大錢的板塊,又有最頂尖的科研項目,還可在短時間來以併購的方式買下其他有潛力或有威脅的競爭對手。這類股票的「故事」當然可以比較長久,還一直可以維持相對較高的PE。說穿了,就是科網龍頭的「故事」比較動聽及相對不易被戳破。反之,「新經濟」中某些只專賣單一產品的公司呢?例如是賣電動車、新電池、芯片和5G技術等等,它們始終依然與實體經濟有較大的交集,每年還得要「交成績表」。這類公司的股價便會較動蘯,亦未必可以長時間維持超高PE的水平。

那麼,還有什麼資產是不用「交成績表」的?大概就只有加密貨幣如Bitcoin,或黃金等等。加密貨幣尚會受制於各國的政策,但只要各國政府的取態不變,這類資產理應尚有無限的想像空間!

既然環球資金都只「由實返虛」,以盡量避免觸碰實體經濟為大原則,純以香港的情況來說,又怎會立刻爆發「通脹」呢?除非樓市大幅回升,並再次形成一個買賣和租賃都可持續的循環,才會再度引發「通脹」。

萬一「無限量寬」後觸發大規模的環球資產泡沫爆破,香港出現「通縮」的可能,還會比「通脹」更高!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近月,香港與內地復常通關;熟悉兩地情況的旅客發現香港過去三年儘管經濟表現欠佳,通脹卻比內地嚴重。可能的解釋是香港通脹屬於成本通脹,又稱供給通脹,即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需求沒有明顯增加,供給方成本卻上升,導致整體價格水平上漲。例如本地樓價和租金仍高企,電力、煤氣、公共交通等公用事業公司則追求利潤而加價,商戶和市民又不得不購買那些商品或服務,因而推高了各行各業的成本和銷售價格,包括工資水平的上漲,導致全面通脹。

    在內地,現階段的通脹主要是由個別商品供不應求而拉動;如所謂的「食品價格先行通貨膨脹模式」。總需求不過多,對個別部門産品需求卻增加,造成部分産品價格上漲,如菜蔬、豬肉、鋼鐵等,導致CPI上升,又稱結構性通脹。如果不能有效抑制結構性通脹,及後也可能變成成本和全面的通脹。而兩地通脹成因和類型不同,消費者因而也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吳幼珉  202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