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桐山:疫苗接種需社會軟約束力量
澳門已經開始接種新冠疫苗,特首賀一誠帶頭接種。這邊廂,香港的疫苗最快還要等到月底才到貨。特首林鄭月娥9日表示,疫苗資料不能僵化處理,可能豁免其中一種疫苗,一般認為會是國產科興疫苗。
要達致群體免疫,還有有足夠多的人接種疫苗才可以。但香港政治撕裂、社會分化,究竟有多少人會接種,一直令各界憂慮。例如去年底香港「新冠疫苗關注組」發佈最新的調查報告,顯示有96.9%的香港市民對於內地研發新冠疫苗有信心,有88.6%的香港市民希望接種內地研發的新冠疫苗,比率令人欣喜。但到了上個月底,香港大學醫學院的調查又顯示,只有4成半港人願意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數據差異非常大。
這一方面是因為疫苗在海外開始接種後,傳出一些副作用的消息。例如挪威有長者接種後死亡,多國出現接種後面癱等等。多於這些消息,政府專家要引導市民正面解讀。例如面癱的問題,其實正常情況下,每10萬人也會有1人出現面癱,每天全球這麼多人接種新冠疫苗,在大數法則下,有人接種後出現面癱是幾率問題,未必與疫苗相關。至於有長期病患的長者在接種後死亡,也要詳細分析死因才能確定。哪怕是我們現在十分成熟的流感疫苗,其實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比率,但對於全社會而言,接種一定比不接種好。
至於市民接種的意願,我倒不是太擔心。我認為,現在不同調查的落差之所以大,完全是調查問卷的設計不同所致。如果你問被訪者:如果接種了疫苗之後,回內地和去海外旅遊可以免隔離檢疫,你會不會接種?得出的結論一定是9成人願意接種。如果你問被訪者:面對疫苗的不明副作用,你會不會在有疫苗後率先接種?那麼答案肯定是很少人願意接種。但我認為,正常一個社會,接種與不接種都帶有一定的軟約束性質,政府已經說了會搞電子針卡,是便利下一步搞疫苗護照,有接種和沒有接種,在外遊甚至本地參與社會活動上,肯定是有差別的,這種差別就是推動市民接種的軟約束力量。那些忽視這種軟約束力量進行的民調,從而得出一個極低的願意接種比率的調查,是屬於理想環境下的「真空調查」,不足為訓。
本港沒有疫苗製造能力,即使是本土研發的疫苗,也遠水不能救近火。眼下雖然疫情稍緩,但長期封關下經濟民生仍然是水深火熱。政府有必要適當放寬條件,加快疫苗審批進度,讓香港盡快在春節後復常。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