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澄:吸引年輕人去大灣區,要「軟硬兼施」

2021-02-19
丁海澄
90後自由工作者
 
AAA

5fbeed45e4b069f044846a7a.jpg

特區政府致力推動年輕人往大灣區升學就業,近日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透露,「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推出一個月,獲得商界不俗的反應,至二月已收到來超過150家企業的1130個職位空缺申請。但恐怕「神女有心,襄王無夢」,去年青年智庫MWYO與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的調查就顯示,約有八成年輕人都無意北上發展。港府除了要加強宣傳推廣,亦要加強相關基建及交通接駁,善用內地於創科研發及教育的優勢。

硬件方面,自從西九高鐵站、港珠澳大橋先後啟用以來,香港與內地交通更為便利,但兩地仍需再加強推進跨境基礎設施建設及通關便利。港府近年亦曾表示要將河套發展成港深創新科技園區,而深圳河套區配套興建發展已上軌道,但正如近日有議員指出,本港應有交通配套配合河套區發展,包括發展鐵路接駁。將於2034年落成北環線,若能發展支線鐵路,經河套區接駁新皇崗口岸,可促進兩地年輕人於河套區工作的誘因,使河套區能成為兩地人才以致本港進軍大灣區發展的創科樞紐。

軟件方面,港府除了現有的鼓勵人才北上政策外,亦應聚焦於牽頭推動本地學界與內地創科公司的合作。香港大學教育質素獲國際肯定,而且有前列的科技研究技術,培育出不少具國際科研水平的學生及研究人才,但礙於本港土地空間、市場機遇細,難以獨立地發展出大型創科研發及生產。為此,浸會大學於2005年已與北京師範大學合作,在珠海創設聯合國際學院,大灣區市場大,而且不乏各式的創科園區,可供本地學生到當地參觀、上課,親身於大型實驗室及創發,實踐課堂所學知識。

大灣區城市例如深圳,有不少創科企業,落馬洲河套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正與深圳接壤,可連接深圳的供應鏈和生產實力以及人力資源。園區的優勢有助匯聚全球科研人才,落成後可安排本地學生可「一條龍」於課後往當地企業實習,認識當地的創科發展,為畢業後貢獻大灣區做好準備。

未來港府港府應「軟硬兼施」,加強發展河套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及相關基建配套,並促進中港兩地學界及商界的合作,使本港創科學科的大學生,配合已推出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不論畢業後投身研究或商界,都可從大灣區機遇中分一杯羹。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大灣區的涉外律師事務,可謂好處多多,開放性更大,包容性更強。利用港深平台為機構和個人打官司,為民眾解難消災。涉外律師們不偏不倚、公平公正地辦案,是不同法律制度下的中介人。從6月28日開始啟用的跨境律師,一個把月,已見業務開花結果。

    冰凌  202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