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澤遠:中美高層能談出什麼結果?

2021-03-15
 
AAA

Untitled2222.jpg

中共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以及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將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於3月18日至19日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舉行會談。這將是今年1月美國拜登政府上台後中美高官首次進行面對面會談,也是去年6月楊潔篪與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夏威夷會談後,中美高官再次碰面。

在去年6月楊潔篪與蓬佩奧七個小時的會面中,雙方主要各說各話,在冠病疫情、香港、經貿等問題上基本沒有共識,可謂無果而終。

那次會面後,特朗普政府繼續發力打壓中國,中美關係不僅毫無起色,反而繼續下墜。去年7月,美國宣布關閉中國駐休斯頓總領館,中國以關閉美國駐成都總領館作為回應。同樣在7月,蓬佩奧特意選在加州尼遜紀念圖書館發表演講,否定1972年尼遜訪華以來美國歷屆政府與中國的接觸政策,並將攻擊矛頭直指中共;中國官媒則將蓬佩奧定性為「人類公敵」。

在特朗普政府的剩餘時間,中美高層徹底中斷了往來。美國派出衛生部長等高官訪問台灣,蓬佩奧還宣布解除美國與台灣官員交往的自我限制。中國則在特朗普政府下台的第二天宣布對蓬佩奧等人實施制裁,被制裁者及其家屬被禁止入境中國大陸和香港、澳門,他們及其關聯企業、機構也被限制與中國打交道、做生意。

在中美關係惡化之際,中國去年通過了香港《國安法》,並在本月趁熱打鐵,通過修改香港選舉制度,將「反中亂港分子」徹底排除出香港管制架構,消減美國等西方國家在香港問題上與中國博弈的籌碼。

拜登政府上台後,中美元首進行了電話交談,布林肯等美國高官也表示中美仍有合作空間。但迄今為止,中美不僅沒有採取實際步驟緩和緊繃的雙邊關係,美國在香港、新疆和南中國海等問題上還繼續對中國施壓。中美關係仍處於低谷。

這是因為,經過特朗普政府幾年的操作,美國政界和輿論已普遍將中國視為頭號戰略競爭對手,拜登政府只能順應這個大背景。而且,拜登政府吸取了特朗普「孤家寡人」的教訓,更加註重聯合盟友一起對付中國。剛剛舉行的美國、日本、澳洲、印度四方峰會,就搭起了一個以中國為對手的「四方安全對話」機制。

不過,拜登政府也很難簡單延用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只打壓、不合作的做法。畢竟,中國的經濟體量、綜合實力和發展潛力已今非昔比,中國與西方經濟的融合程度以及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與冷戰時期的蘇聯也大不相同。美國如果只對中國一味打壓,不僅自身利益會受損,許多盟友也未必與其步調一致。

但中美恢複合作還有很多障礙。恢複合作首先要降低對彼此的敵意,中美高層會面則是雙方降低敵意,展示善意的第一步。

應該說,作為世界老大,美國在中美關係中佔據主動和主導的位置。本周將在安克雷奇舉行的中美「2+2會談」顯然是美國發起的邀約,會談地點選在美國大陸與亞洲之間的中間點安克雷奇,本身就是照顧中方感受的善意,一向倡導中美對話的中國當然不會拒絕。

不過,中美雙方對這次會談的定性有所不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稱會談是「中美高層戰略對話」,但布林肯在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聽證會上強調這不是一次「戰略對話」,與過去中美定期舉行的戰略對話並不一樣。

布林肯的意思是,中美本周的「2+2會談」未必是一種固定模式,如果美國對會談結果不滿意,這種模式就不會延續。

面對普遍敵視中國的美國兩黨眾議員,布林肯這麼說是要展示拜登政府的對華強硬姿態。實際上,在對華關係問題上,拜登政府十分忌諱被扣上「軟弱」的帽子。這也是在中美安克雷奇會晤前,拜登政府對中國的指責以及對華為等中國企業的打壓有增無減的一個重要原因。

但指責和打壓不等於排斥對話與合作。美方發起中美高層安克雷奇對話,顯示拜登政府恢復中美合作的意願,否則沒有必要恢復與中方對話。

對於安克雷奇會談的內容,中美雙方自然各有打算。白宮發言人普薩基3月11日對媒體說,美方將在對話中提到香港、新疆、經濟等方面的挑戰,以及冠病疫情透明度等議題,但雙方也會討論合作的機會和領域。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則表示,對話的具體議題有待雙方商定,希望雙方能夠就共同關心的問題坦誠對話,中方將在此次對話中表明立場。趙立堅還敦促美方「停止插手香港事務」,強調有關新疆問題的各種反華謊言和虛假信息將不攻自破。

可以預料,中美安克雷奇會談的氣氛不會輕鬆,雙方在香港、新疆等一系列問題上的重大分歧也很難彌合。但中美高層能夠坐下來溝通對話,本身就發出了中美應該合作、也可以合作的積極信號。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次會談的價值不應低估。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中國大陸正在加緊軍事備戰「武統」台灣,最早可能在2027年發動攻擊。中美交惡之際,這似乎是引起國際社會普遍擔心的熱門話題。
    我多次闡明我的觀點:台灣不獨,大陸不武。
    但是這個簡單而意義重大的觀點似乎不被大多數人理解和認同,因為他們聽到和看到太多關於兩岸有可能發生戰爭的揣測以及中美為台海可能發生衝突而積極備戰的報道。

    王向偉  202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