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振明:如廁學習不是訓練 蒙特梭利有方法
「如廁訓練」Toilet training或戒片的謬誤,在於由成人從上而下訓練孩子,或由成人強迫戒片。連一些可以自然學會的自理能力,竟然也要按成人期望和時間表而管理,孩子還未準備好就訓練,甚至以獎勵或懲罰來訓練。
不要相信什麼「一星期如廁訓練法」或戒片法,下體自然的動作也強迫,可能會有副作用,或影響泌尿系統,或影響性器官,或影響心理。
訓練孩子如厠,操之過急往往會令如廁過程更困難,大人孩子都感到挫敗。訓練定時定候小便,膀胱還未脹滿,未有尿意,腦袋在膀胱未滿就有尿意,久而久之成尿頻。又或者半夜抱著半夢半醒的孩子小便以免尿床,有些孩子會形成半夜小便的習慣,變成習慣,習慣影響生理,夜尿即腎虛。
一般說法是,孩子識表達去大小便,或尿片保持乾爽兩小時等,就可以戒片。由於是由大人判斷何時戒,所以要看時機。但如果不是戒,不是訓練,而是由孩子自由決定,能行的孩子已可開始學習自己如廁。
不再訓練,不再戒片,來個範式轉移,改為學習吧──孩子自由獨立的「如廁學習」toilet learning,由孩子決定何時不遺尿在尿布或學習褲,何時坐馬桶,自自然然,身心不會受到傷害。學習如厠成為正面積極而且主動自發的體驗。
成人只要預備好環境,作適當引導,孩子就會自己習得新技能,非常有成就感。
「如廁學習」過程如下:
1. 穿棉質內褲或棉質學習褲,較即棄紙尿褲效果較佳。
2. 學習如廁的孩子通常已能行,不再用尿布,不用躺下換尿布。
3. 如廁當然在廁所,不要把兒童便盤(potty) 放在廳,要歸位。
4. 預備好環境,廁所內有兒童便盤或小廁板任孩子選擇,一張凳給孩子坐下穿脫褲,一個小櫃放乾淨的內褲或學習褲由孩子自行替換,另一個盤放髒的如廁學習褲。
5. 如用小廁板,放一張穩固的腳凳,孩子自行踏上坐小廁板和踏著坐。
6. 可預先告知如廁過程,告訴他隨時找大人協助:「當你準備好了,就可以像媽媽爸爸坐在廁板上大小便。」
7. 可給孩子觀察父母如何坐馬桶。
8. 敏感地觀察孩子所發出想大小便的線索與提示。如觀察到孩子有便意,可稍作提示和引導去廁所,不強迫。
9. 大家放鬆,順其自然排便。
10. 孩子初初有便意,即使告訴了你,還是會遺尿或遺大便,引導他去廁所換學習褲,可嘗試鼓勵再坐一下坐便盤。不責備,不催促,不強迫,不訓示,跟隨孩子的步伐。
11. 如到了廁所,卻不肯坐便盤,最後還是在褲子便便,千萬不要訓斥,平和地請孩子換褲就可以。孩子一定能學會人自行坐便盤,成人只須耐心引導。
12. 如是大便,脫褲後由孩子把大便掉進馬桶沖走,褲放髒學習褲盤。注意孩子可能會害怕沖廁。
13. 大便後,協助孩子擦拭清潔,直至能獨立。
14. 換好褲後,可由孩子自己洗褲,有大便的褲則由大人洗。
15. 如遺尿弄濕了環境,由孩子用地拖或地布清潔。
16. 如尿濕了孩子仍不去廁所,先提示,如仍不願意,從容而堅定地引導他們去廁所。成人最重要要做的,就是有耐心教育孩子自己做。
17. 逐漸孩子有便意時亦能控制不遺大小便,直至坐在兒童便盤或小廁板上,成功如廁,非常有成就感。
18. 如廁後用肥皂和水洗手。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