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外國經驗 有什麼措施幫助在職媽媽?

2021-04-30
 
AAA

13732a84-077b-4a8d-9a23-9ec5f5707879.jpg

本港有45萬未釋放的婦女勞動力,但由於幼兒中心照顧服務不足、家庭崗位歧視等,令她們對重返職場卻步。這反映年輕母親的工作意欲近年似已見頂,需要額外推動措施,打通瓶頸。

曾有研究指出,一些幼兒服務充足、實施家庭友善僱傭措施的地區如芬蘭及挪威等,當地女性就業率更高,而且更能鼓勵女性在生育後重投職場。

不同國家有不同形式的支援措施,有助全職照顧者或工作家長減低在照顧方面的壓力。例如瑞典、英國有兒童津貼、加拿大則提供與稅制掛鈎的補助,例如為雙親或單親工作家庭兒童照顧補助,因此這些國家的出生率及婦女就業率,都相對香港為高。

shutterstock_717557377.jpg

亞洲區方面,台灣提供父母未就業家庭育兒津貼及就業者家庭部分托育費用補助;新加坡有在職母親的子女免稅額。在日本,愈來愈多公司會因應母親在家庭的需要,為在職媽媽提供不同的安排,如以派遣等的兼職居多;同時媽媽可在產假後再領取育兒休假,待孩子1歲多才重投職場,好讓媽媽有多些時間照顧子女或家庭需要,日本內閣亦在20年3月,將聘請保姆的最高補貼金從5.28萬日圓(約3800港元)增至26.4萬日圓(約1.9萬港元),以吸引更多媽媽重返職場。

此外,亦有不少國家為有特殊照顧需要的家庭提供不同程度的支援。例如英國有喪偶家長津貼、瑞典有子女照顧津貼、台灣有弱勢家庭子女托育補助等。

shutterstock_176265329.jpg

而在香港,中文大學在2018年的研究指出,不少在職媽媽都期望香港有更多的照顧機構,例如日間照顧中心、社會服務項目如課餘托管服務,以及一些互助小組。

研究亦認為,政府必須投放更多關注和資源於教育活動以宣傳的家庭崗位歧視情況。報告指,勞工處應該考慮為大眾和僱主提供更多的資源和培訓,認為這些教育活動對中小型的企業和一些新來港且教育程度較低的女性僱員尤其重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