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嘉:國家「十四五」規劃對香港「再工業化」的啟示
今年3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綱要」)。「綱要」不但錨定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2035年遠景目標,也臚列出國家在「十四五」時期的發展目標、工作理念以及重點任務。這份重要文件反映了國家對當前及未來國際局勢和國內發展的研判、回應和部署。值得注要的是,「綱要」第八章提出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增強制造業競爭優勢,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以深入推進製造強國戰略,這對香港的「再工業化」進程、打造香港邁向高端製造提供新思路,也為進一步發揮香港現有優勢帶來新機遇。
香港作為細小的外向型經濟體,土地資源緊絀,人力資源成本高,不適宜倚賴發展粗獷型大規模製造產業及勞動密集型產業,香港「再工業化」進程應聚焦開拓「高精尖」路線,即高端製造、精密製造、尖端科技,著力打造標誌性高端製造國際品牌,並藉此增加香港的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帶動經濟發展。事實上,同為小型經濟體的新加坡確實值得我們借鑑。自80年代工業轉移以後,獅城在保留及升級轉型製造業方面一直勝於香港,其中一個原因是,新加坡政府早在二十一年前已瞄準發展一個「高精尖」製造業的發展方向:生物醫藥產業。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旗下的「啟奧生物醫藥研究園」(Biopolis)早於2003年落成,象徵新加坡早已認清國家製造業發展的重要方向。當局首先是在全球搜羅一批生命科學領域的前沿學者,然後針對該領域推出了多項研發支持、人才培訓、吸引外來投資等政策措施,透過科研作為帶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藉着積極開拓研究生物醫藥產業,不但獲得研究成果專利權以創造財富,另一方面亦減少依賴競爭日益激烈的電子業。
根據新加坡經濟發展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在2019年,新加坡生物醫藥產業總產值已達到363億美元,佔全國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10%。發展至今,新加坡在生物醫藥領域共有300多家企業,50多間製造工廠,50多家研究機構,行業相關就業人數超過24,000人。龐大的市場容量及頂尖的科研團隊令其國際競爭力呈階梯式提升,逐步成為全球知名的醫藥價值鏈研發及製造中心。現時,包括全球十大製藥公司在內的國際企業都已在星洲落戶。
新加坡的例子正好說明,在產業發展的初期,政府的眼光及扶持均帶有決定性的力量。因此,香港可以考慮發展佔地規模較小但附加值較高的高端製造產業,如:數據中心、雲計算、高端建築材料、生物醫藥等,真正走出香港特色的「再工業化」。
在政府政策層面方面,特區政府應針對性地加大對香港高端優勢產業的識別和支持力度。同時,推出人才政策,匯聚該領域的國際頂尖人才進駐香港。該等人才帶來的不僅是最前沿的技術,更是對該行業深入的理解,因此可以對行業發展進行有效的規劃。再者,政府可為該行業發展提供多方面的支援,例如廉價土地供應、建設產業集群、企業減稅降費等。
與此同時,內地深入實施製造強國戰略,也為香港的產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其中,香港可以作為國家區域產業及供應鏈分工的重要一環。利用大灣區的區域優勢,把香港上游的基礎研究、產品設計以及下游的營銷、服務與大灣區內製造業產業鏈進行有機結合,形成優勢產業鏈的互補互通。正在建設中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將會是深港科創交流的新平台。長遠而言,深港人才、技術、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將進一步提高,共同建設區域性的智慧製造中心、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將香港打造為國際創科樞紐。
總括而言,「綱要」中的國家製造強國戰略為香港的高端製造發展帶來了新思路,香港應結合自身優勢,在配合國家大局的過程中,把握發展機遇,為香港長遠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