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3日 | 星期四
 

葛珮帆:支持引入境外醫生 打倒醫生霸權

2021-05-26
葛珮帆
立法會議員
 
AAA

2332 (1).jpg

現時世界各地醫生人手短缺日益嚴重,本港人均醫生比例更遠遠落後於新加坡、日本、美國、英國和澳洲等先進經濟體。根據政府的「醫療人力推算2020」,醫生人手由目前到長期均會持續短缺,到2030及2040年,分別會短缺1,610名和1,949名醫生。隨著人口老化問題加劇,公營醫療的負擔隨時爆煲,鑒於解決醫生荒問題已刻不容緩,食物及衞生局於上周公布免試引入非本地醫生方案,並於下月2日向立法會提交《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

筆者認為,本港公院醫生短缺已是不爭的事實,有不少患者望穿秋水等候診斷,由小病拖到大病,再拖到無命,而培訓本地醫生又需時甚久,即或增加培訓醫生學額亦未能有效解決問題,因此引進海外受訓醫生無疑是針對性地解決公院人手不足的方法之一。

惟醫學界人士的「保護主義」又開始作祟,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表示,醫學界現時正專心及忙於抗疫,政府此時推動修例並沒有政治以外的原因,又指政府並沒有游說他或醫學界,相信政府亦不打算這樣做。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亦指,她曾接觸部分非本地醫生,他們雖然懂得英語,但只限於書面溝通,重申進行執業試才是考核醫生執業資格的最好方式。

有醫生擔心非本地醫生的資質得不到保障,這個問題可以用機制把關,業界不應為反而反。其實民間組織及智庫已經有大量研究支持引入非本地醫生,而政府今次提出的方案亦極之保守,但業界一直拒不接受,用不同手段延緩境外醫生在港執業。醫療有別於其他行業,考試評核分數未能充分反映醫生的醫術、醫德、變通及實踐能力。反而,境外醫生被公營醫療機構聘請,服務五年卻肯定能顯示出其「綜合實力」。新加坡、英國及澳洲等國家已一早設有不同機制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凸顯考試並非引入合資格醫生的唯一方法。

現在全球都缺乏醫生,各地都在爭取引入更多醫生,香港應該考慮如何吸引全世界最好的醫生來為香港服務,為市民帶來更高質、更好的醫療,而非故步自封,為境外醫生來港設立不必要的關卡,更加不能讓醫生霸權成為障礙。香港醫生荒已經是燃眉之急,現有措施不能紓緩市民求醫難的問題,引進境外醫生早已經不是「應否」的問題,而是「如何」的問題!

筆者認為今次修例仍未能完全解決醫生荒的問題,政府應積極考慮剔除香港永久居民才可申請的要求。只有突破思想桎梏,將引入境外專科醫生的門檻調低,向全世界招聘醫生人才,讓所有合資格的境外醫生都可以來港執業服務,才能更有效地解決此項深層次的問題。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本文並不企圖評論醫生甲和乙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或者相關部門又應否對其作出追究。現事件已經進入司法程序,任何武斷的臆測,對任何一方也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然而,如上文所述,為何這一宗醫療事故會演變為誤殺案件,是需要說清楚當中的刑事標準的。

    20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