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桐山:重塑「治港者」對年輕港人是大好機遇
由香港國安法,到完善特區選舉制度,到日前中聯辦主任駱惠寧講話中強調維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一國兩制」的有機統一,都是為了落實「愛國者治港」理念。
「港人治港」和「愛國者治港」,本來並不矛盾,但無可否認是豐富了「港人治港」的內涵,某些人為這種改變感到惶恐不安,是因為這些人自認是「港人」,但不是「愛國者」,如果強調了共產黨在「一國兩制」事業中的核心中心,這些人更惶恐了,因為「愛國」還不夠,還要不能「恨黨」。
吳桐山早在多年前就指出,香港回歸以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在執行的過程中,成為了香港的既得利益者維護小圈子利益的怪圈,這群人只是顧著排距內地,鞏固自己在香港的地盤,從而不理香港長遠的社會經濟發展。隨著近年內地經濟日益壯大,這群人覺得他們的奶酪最大的威脅就是內地,因此他們暗地裡煽動年輕人在政治上「拒中」。違法「佔中」、黑暴,其實有背後的制度原因。
因此,中央要在港落實「愛國者治港」,真真是有的放矢,一些人覺得自己的好日子到頭了,趕著移民別處,你不能說這些人是錯。但對於絕大部分香港市民,尤其是並非既得利益者的那一群人,實在沒有什麼好怕的。落實「愛國者治港」正正是為了打破既得利益,給社會一次重新洗牌的機會,正正是為了750萬人當中大部分人的福祉。
24年前為了平穩過度、順利回歸,中央確實是對香港的既得利益者採取安撫懷柔政策,承諾內地人不會跨過深圳河搶香港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馬照跑、舞照跳」,其實就是對這些人說的。
無可否認,這群人其實在改革開放初期,對內地經濟發展有貢獻。但隨著內地生產力不斷發展,內地人本身的智力、能力不斷提高,這群人早就落後了,港商在內地的影響力江河日下。本來為了不想被人說過橋抽板和破壞「港人治港」,這些人在香港的奶酪,還是可以保住。但既然前年的黑暴,這群人「玩大了」,那就不能怪中央了,畢竟維護國安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責任。
重塑「治港者」內涵,有利於推動香港市場和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市場融合,引入更多競爭者,打破本地的小圈子壟斷;有利於利用新技術提升生產力;有利於新的產業發展。對於長期沒有向上流動機會的香港年輕人而言,是大好事。
你又不是既得利益者,對於社會的變化,你應該高興、擁抱,因為你沒有什麼可輸的,反而可以從中找到贏得機會。
香港老一輩的既得利益者,只要思進取,仍然有發展的機會;年輕人也有更好的發展所長的機會;只是那些本事有限,只知道吃政治好處的人,恐怕就難了。中央和特區政府應該對香港市民說明這些道理,讓他們盡快吃到「愛國者治港」的好果子,香港就會翻開新的一頁。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