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言:西方放棄「清零」道路,香港又作何抉擇
全球新冠疫情已經發生超過一年半,疫情仍遲遲未見消逝的跡象,事實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新冠「流感化」的現狀。新加坡、英國及以色列等地區和國家近日就宣佈將不再採取「清零」路線,並陸續取消防疫措施,讓民眾習慣與新冠病毒共生。面對如此情況,作為高度開放的香港,究竟要作何選擇是接下來當局要認真面對的課題。
香港抗疫遲遲未有「清零」,社會對於「清零」這件事大概都不抱希望。而近日和香港關係密切的新加坡和英國等地陸續宣佈將放棄「清零」路線,讓民眾習慣和新冠病毒共生。有鑒於此,也有不少香港人開始議論當局是否要執著於「清零」。對此,筆者認為,香港目前並沒有放棄「清零」路線的資本,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香港的疫苗接種率過低,而新加坡、英國及以色列之所以敢於讓民眾與新冠病毒共生,他們的底氣來自於較高的疫苗接種率。而且,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民眾只有當接種疫苗之後,新冠病毒才有可能在感染之後也會受到較少的傷害,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新冠病毒「流感化」的前提是人類接種有效的疫苗,新冠病毒本身的殺傷性並沒有降低。
不過,如果假設香港最後實現了較高的疫苗接種率,那麼我們是否可以效仿其他地區和國家那樣走放棄「清零」的路線呢?我的看法也是否定的。需要提醒的是,假設特區政府之後在抉擇是否放棄「清零」的路線的時候,他們要意識到,不能夠只是純粹從疫苗接種率高低的醫學角度來觀察,而需要結合香港的政經環境。
特區政府和香港社會要認識到,無論是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香港的抗疫策略應當要和內地保持一致,因為只有和內地保持一致,採取於內地同樣檢試抗疫是否成功——即徹底「清零」,香港才能夠與內地恢復通關。堅持「清零」並不影響香港與其他地區的交流,但放棄「清零」路線一定會影響與內地的通關。香港與內地恢復通關的重要性自不用說,從香港經濟對於內地的依賴程度,我們就可以很簡單的去選擇到底是跟隨外國那種放棄「清零」的抗疫路線,還是跟隨內地選擇嚴防死守,堅持「清零」的抗疫路線。
特區政府在「清零」這一抗疫標準上含糊不得,儘管香港一再聲稱自己已經超過28日「清零」,但誰都明白,這是因為他們將如紅茶館清潔工改了輸入個案等方式來「清零」的。筆者奉勸特區政府早日放棄這樣玩弄文字遊戲,用政治公關來要求澳門以及廣東通關的天真做法,主要把標準和內地與澳門看齊,繼續認真抗疫,嚴防死守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