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偉:美國的喀布爾時刻:中國的嘲諷與思考
美國從阿富汗撤軍的亂象,成了中國社交媒體的談資和笑料。社媒這句嘲諷尤為扎心。「如果覺得自己一事無成,就想想美國吧:換了4任總統,犧牲了數千生命,耗資上萬億美元,用了20年時間,終於成功把塔利班政權換成塔利班政權。」
這是美國耗時最長的一場戰爭,但結局依然是災難性的潰敗。結果使得其國內政治更為分化,國際地位削弱,盟友倍感沮喪,敵人歡欣鼓舞。
在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中美關係敵對性之時,美國在阿富汗的狼狽相無疑給北京的宣傳攻勢提供了佐料。
國際社會感到震驚和錯愕的是,阿富汗政府以及擁有精良美式裝備的30萬政府軍,而且還在有美空軍強大火力支援的情況下,居然會在11天內閃電般垮台和崩潰。美總統拜登則把所有這一切,統統歸罪於阿富汗人和他的前任特朗普。
然而,塔利班雜牌軍規模不大,裝備落後,依靠的不過是AK-47衝鋒槍和榴彈發射器。對熟悉中國現代史的學生來說,塔利班的獲勝之道並不陌生。塔利班是在打游擊戰,建立農村根據地,實施農村包圍城市戰略,並最終奪取城市。上世紀四十年代,毛澤東領導人民解放軍就是採用這一戰略,依靠「小米加步槍」擊敗了擁有美式飛機坦克的國民黨軍。
不難理解,中國官媒和評論員會毫不客氣地對美國在阿富汗的慘敗大加嘲諷,並把阿富汗形容為「帝國墳場」。環球時報發表評論稱,美國拋棄阿富汗並撤軍是「恥辱的一頁」,再次證明了美國不可能通過軍事手段脅迫和改變其他國家。
中國官媒對特朗普一直不感冒,而這次卻發現特朗普的話語很受用。特朗普表示,在美軍撤出、塔利班重掌阿富汗時,中國非常「高興」,正「嘲笑」美國(的無能)。
一些評論員在抨擊美國狂妄自大的同時,又不忘拿美國拋棄阿富汗說事,表示美國的盟友及世界其他國家會發現美國人不可信。尤其是,特朗普當政四年裡美國退出了國際舞台,而現在拜登又宣布「美國回來了」。
環球時報還在努力引導公眾輿論,鼓吹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對台灣有啟示意義。較普遍的觀點的是,台灣可能會是亞洲的下一個爆點。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在社交媒體上寫道,美國不會保護台灣。「喀布爾政權倒台後,台灣當局一定在顫抖。不要指望美國來保護他們。」
大陸視台灣為一個省,必將通過和平或軍事方式來實現統一。幾十年來,美國一直在向台灣出售武器,但在大陸攻台時美國是否會派兵保衛台灣這個問題上,美方一直採取模糊政策。
毋庸置疑,美國在阿富汗的潰敗給了中國的宣傳機器一個機會,可以對美國的衰落肆意嘲笑。但一些海外分析人士認為,如果將此視為中國的戰略勝利,還為時過早。
從中國視角看,如果美軍深陷阿富汗不能自拔,其地緣政治利益會更大。現在,美國得以脫身,這不僅會對地區穩定和力量平衡帶來不確定性和風險,也有利於讓華盛頓把更大精力和更多資源用於對抗中國之上。
拜登8月16日的講話已明確表明了這個意思。他說:「我們的戰略對手中國和俄羅斯最希望看到的就是,美國無限期地向阿富汗投入數十億美元的資源和精力,來穩定阿富汗局勢。」
顯然,在塔利班重新掌權之後,北京既意識到了風險,又看到了機會。一方面,鑒於塔利班與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東伊運)等極端勢力的歷史瓜葛,北京擔心阿富汗會重新成為恐怖分子的據點。
7月與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會晤時,阿富汗塔利班最高政治領導人巴拉達爾曾做出承諾,不允許任何勢力利用阿富汗領土來危害其他國家的安全。但北京仍不放心。王毅利用那次會晤以及之後的其他場合多次強調,塔利班必須採取切實行動,與包括「東伊運」在內的所有恐怖勢力徹底切割。
同時,中國也表現出了與塔利班合作的強烈意願。塔利班承諾將建立一個包容性政府,奉行溫和政策。據新華社報道,8月18日,王毅同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通電話時表示,塔利班領導人「對外釋放了積極信號」,並表示期待塔利班能把承諾轉為具體政策和行動。塔利班發言人17日表示,塔利班願意與其他國家建立良好關係。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8日在外交部例行發佈會上表示,中國將繼續支持阿富汗和平重建,在力所能及範圍內為阿富汗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幫助。
作為阿富汗最大也是最富裕的鄰國,中國與塔利班之間的互動會備受全球關注。在未來一段時間裡,(在與塔利班打交道上)中國可能會較為謹慎。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