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漢宗:前海擴區為香港帶來新機遇
中央繼9月5日推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後,6日再發布《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大幅擴展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的發展空間,面積將由原本14.92平方公里,大幅擴展七倍至120.56平方公里,接近港島九龍面積127.67平方公里的總和。港澳辦和中聯辦皆表示,《前海方案》必將為香港發展拓展新空間、注入新動能、提供新機遇。
方案進一步擴展前海合作區發展空間。以現有前海合作區為基礎,進一步擴展至以下區域:南側毗鄰的蛇口及大小南山片區,北側毗鄰的會展新城及海洋新城片區,機場及周邊片區,寶安中心區及大鏟灣片區。《前海方案》以「擴區」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為主題,明確提出了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臺、建設高水準對外開放門戶樞紐的目標任務,不僅豐富了「十四五」規劃中區域合作、平臺建設的內涵,更注重發揮香港高端專業服務業的傳統優勢,必將為香港的專業人才和企業提供新的巨大機遇。
行政會議成員、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分析,本港金融界的發展關鍵將是打通國內資本流動和協助人民幣國際化,業界必須好好把握。前海擴區表明積極穩妥推進金融創新之際,他亦再次提議利用大灣區試行「五通策略」,即資金流通、貨幣兌換流通、貨幣流通、資金融通,以及金融基礎設施聯通。
深圳是國家的特區,前海是特區中的特區,擴區後,前海合作區位於廣深港科技創新走廊的核心位置,擁有極佳的生態條件和交通條件。今次前海改革方案,等於將香港與深圳的強項拉在一起。
全球發展的最大機遇在中國,香港發展的最大機遇在內地。內地廣闊的市場腹地和豐富的要素資源,是香港破解產業單一、發展空間不足、流動管道狹窄等問題的金鑰匙。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進程中,香港的獨特優勢必將進一步彰顯,發展動力必將進一步增強。
橫琴與擴區後的前海初心,都是既為港澳居民與企業提供更廣闊的地理空間、更大的市場、更深厚的配套生產要素(特別是各類技術與非技術人才),也為了珠海與深圳更快開放、更深融入世界經濟。
但兩者選擇了不同的路徑,橫琴的路徑是通過引入澳門開放的離岸體系但同時保留與內地在岸體系的無縫連接。前海方案則繼承了深圳改革開放的傳統,但目標更遠大,超越了深圳與香港一體化的目標,本質上是在維持內地在岸經濟基本制度前提下,進一步向全球開放。《前海方案》指出,到2035 年,高水準對外開放體制機制更加完善,營商環境達到世界一流水準,建立健全與港澳產業協同聯動、市場互聯互通、創新驅動支撐的發展模式,建成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強、創新策源能力強、協同發展帶動能力強的高質量發展引擎,改革創新經驗得到廣泛推廣。
雖然林鄭月娥強調,一直為香港專業服務業進入前海搭橋開路,但從中聯辦發言人再次援引「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可見,中央顯然希望本港更為善用國家政策大勢以及自身發展優勢,乘勢而上、奮楫擊水。兩方案未有著墨的港深科技創新合作區,相信也要快馬加鞭。
有了橫琴與前海的先例,下一個亮點應該是港深科技創新合作區。落馬洲河套地區(連深圳河舊河道)約佔1平方公里。在深圳河治理工程竣工後,被劃入香港特區的管轄範圍。港深政府2017年簽署共同發展的合作備忘錄,把落馬洲河套區建成「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港府目前正全力發展位處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與一河之隔的深圳科創園組成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期望能夠充分體現深港兩地優勢互補、強強聯手的基地,共同打造「一區兩園,聯繫全球頂尖企業、研發機構和高等院校在區內建立重點科研合作基地。
實際上,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也可以走大幅擴展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發展空間的道路,向南可以擴大到新界北部大片未開發地區,向北可以延伸到深圳河北面的福田與羅湖片區甚至更遠區域,這裡漫長邊境兩側廣闊的土地,可以探索內外循環無縫銜接的協同發展。「河套深港深度合作區」有可能徹底改變港人與企業體驗祖國廣闊復地無限創新創業的機會,也可以徹底加快整個深圳先行示範區以及大灣區的國際化、市場化、創新型可持續發展。
被不到100米寬的深圳河道分割在兩個體制不同的城市,如果「河套深港深度合作區」落地,那不僅僅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而且是香港與國家互融發展。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 40 周年慶祝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特別提出要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的改革開放,規劃建設好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加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河套深港深度合作區」大勢所趨,橫琴模式為「河套深港深度合作區」開啟了可行途徑,未來深港更高水準的合作,無疑將積極推動大灣區的建設,推動香港與國家互融發展。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