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柏:香港及內地發展商的比較
多年以來,內地房地產市場蓬勃,各大內房賺得盤滿砵滿,無論在市值、規模、銷售額及盈利等方面,都遠在香港四大房地產發展商之上。
雖然自從回歸之後,香港四大發展商的市值都升了幾倍,且連年賺錢,但其物業發展業務依然只局限以香港為主,規模上沒有太大的改變,發展空間非常有限。各大內房的實力早已遠遠超過香港發展商。
很久以前,筆者記得曾有不少人向投資者推介內地萬科企業,便會把之說成是「中國的新鴻基」,讓投資者簡單明白萬科的定位及經營策略。但僅短短幾年後,萬科的實力已在新鴻基之上,其後當然沒有人再這樣稱呼萬科了。反過來說,今時今日又有沒有人以「香港的萬科」來形容新鴻基呢?由於香港地產商的市盈率偏低,今時今日提起新鴻基的投資者也不多。
十多年前,筆者曾聽過有內房管理層對太古地產的經營策略、管理模式及物業質素等等都十分推崇,但至幾年前已鮮有人提起太古地產。很多人都認為香港發展商的經營模式已完全不合時宜。
不少香港房地產商都曾北上發展,但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一般只幾個回合便被內房商遠遠拋離。香港房地產商無法在發展項目上有任何優勢,便乾脆囤積居奇,僅靠土地及物業升值賺錢了。
粗略地說,內房商與香港地產商的經營手法,有甚麼主要分別呢?
|
香港發展商 |
內地發產商 |
領導 |
超級富豪家族的第二、三代 |
白手興家、第一代富豪 |
屬性 |
保守型、坐享其成 |
進取型、做大做強 |
經營方針 |
負債少 充足現金流 低周轉 重視盈利 受惠於土地及物業升值 |
負債高 善用現金流 高周轉 重視營業額及市佔率 高價搶地 |
其他行業的投資 |
相關業務為主 (例如是收租物業、商場經營及物管等等)。 業務有穩定現金流 |
多元化業務 (除相關業務外,也大力發展新經濟領域) 業務進取及高增值 |
財技 |
透過金融市場,把「重本生利」的項目打包,與投資者攤分風險 傾向把新業務分拆上市 |
藉高風險項目「圈錢」,資金傾向重投房地產。 大規模發公司債 |
簡單來說,香港發展商相對保守,嚴控集團的負債及資本開銷,量力而為,着重盈利,發展速度當然遠遠不夠內房快。反之,內房熟悉地方政府的政策風向,以「高負債」及「快周轉」之方式經營,可以在極短時間內搶佔市佔率。它們為了領導市場,並把競爭對手逼走,甚至乎可以不惜薄利多銷,以本傷人。
過去近20年來,內房這種「高風險操作」確實可以使他們「做大做強」,但近日爆發的「恒大債務危機」,亦值得我們再次好好反思。
如果純以美國「財經及金融學」的理論來說,債務槓桿比率愈高,股東的利潤便會愈多。借人家的錢做生意,當然比從自己口袋裡拿錢更划算。但這種「財金學」的講法,卻有違常識。難道債權人不會對股東限制多多嗎?若市場狀況異常或業務稍有岔子,公司無法按時償還利息及本金,便會立刻陷入財務危機,我們又豈能不考慮這些因素呢?
多年以來,受惠於內地經濟穩步增長,房地產市場發展得十分蓬勃。內房在一個高增長的市場裏較進取,敢於舉債及勇於搶佔市場,絕對在情理之中。但當國家正逐漸步入「小康」,經濟結構需要調整及升級,政府亦嚴控房地產泡沫的時候,這種「進取型」的經營手法便變得不合適。因此,政府給予內房商「三條紅線」及大力遏止樓價升幅,都是對症下藥的做法。
至於香港房地產商亦非一直都走「保守路線」。於上世紀50至70年代,第一代富豪看準時機在香港創業及暴發之後,第二、三代的繼承者當然傾向是「守成之主」。此外,香港奉行自由市場政策,屬「外向型經濟」,非常受外圍影響;幾十年來的發展都是跌跌撞撞,起伏不定,香港商人的危機意識較強,亦在情理之中。
當然,在回歸後香港發展商不只保守,由於種種原因使他們可以囤積居奇,幾乎甚麼也不做便可以單靠手上的土地及物業升值而暴發,對社會的禍害亦深,絕對需要及時糾正。
內房算是「陽氣過旺」,香港發展商則是「陰氣太盛」,兩者各走極端,最好還是「陰陽互濟」,取中庸之道才是上算。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