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偉:坐下來了,但依然相隔很遠
10月6日,在瑞士蘇黎世,楊潔篪和傑克·沙利文坐下來進行了6個小時的詳細討論。這表明,雙方試圖為兩國未來的互動提供一個框架(或許是路線圖)。這是3月份中美在阿拉斯加尖言冷語地交流以來,兩國之間舉行的最高級別討論。楊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及中國最資深老練的外交官,現任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而沙利文是美國的國家安全顧問。
其後,中方將此次會談描述為「全面和深入的」。美方避免對會談進行描述,白宮只是表示:
「沙利文先生提出了美中兩國有興趣合作應對重大跨國挑戰的領域,以及如何管控我們關係中的風險。沙利文先生提出了我們對中國行為感到關切的一些領域,包括在人權、新疆、香港、南海和台灣方面的行為。沙利文先生明確表示,在繼續投資於自身國力,並與我們的盟友和夥伴緊密合作的同時,我們也將繼續與中國進行高層接觸,以確保負責任的競爭。」
最後兩個詞(負責任的競爭)非常重要。因為,拜登政府是用「競爭」來框定其總體對華政策和美中關係的。不過,自從今夏以來,它又加上了「有管理的競爭」這種說法。拜登政府曾多次試圖讓中方參與使用這一概念的對話,副國務卿溫迪·舍曼7月份前往中國也正是為了這個原因,但舍曼沒有取得什麼進展,反而被教訓了一頓。這次碰壁後,拜登政府斷定,總統本人應該嘗試同習近平主席就「有管理的競爭」進行一次直接對話。雙方於9月9日通了90分鐘電話,之後白宮稱:
「正如拜登總統明確表示的那樣,這次討論是美國為了負責任地管理美中競爭而持續努力的一部分。」
在蘇黎世與楊潔篪的討論中,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使用了「負責任的競爭」的提法。然而會晤一結束,新華社在對會議的報道中就明確表示:「中方反對以'競爭'定義中美關係。」在北京方面,它仍堅持「合作是兩國關係唯一途徑」的標準提法。一位美國高官會後向媒體吹風時說:「我們努力想實現的是美中之間形成一種穩定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我們可以激烈競爭,但要負責任地管理競爭。」
蘇黎世會晤再次說明,美中雙方在理念上(至少修辭上)存在巨大分歧。儘管如此,兩位高官仍就雙邊、地區和全球問題進行了廣泛討論,這一點令人鼓舞。但是可以看出,雙方只是重申了各自的「對話要點」。沙利文重申了美國「關注」的一些領域,如人權、新疆、香港、南海和台灣。楊潔篪則闡述了中方在這些問題上的「嚴正立場」,並表示美國「應停止利用上述問題干涉中國內政」。楊更進一步表示:「中方希望美方採取理性務實的對華政策,同中方一道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走中美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之路。」
此乃北京的標準說辭。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沒有提楊潔篪重申「兩份清單」和「三條底線」,這是中方向溫迪·舍曼提出來的,其後中方發言人又再度重申。也許楊潔篪私下提出來了,只是沒有公開重申。這也許說明,中方也試圖降溫,緩和激烈的措辭,為雙方營造專業的互動模式。雙方都提到,拜登與習近平在通話中同意保持「開放的溝通渠道」。
這樣說來,蘇黎世會晤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雙方同意兩國領導人在年底前舉行一次視頻峰會。兩國領導人時不時地進行這種直接對話,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可以預計,雙方將為這次首腦會晤預置大量腳本,提出標準的對話要點,但它也為兩位領導人找到共同點、找出管理競爭的方法提供了可能性。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中美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