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達:中美互釋善意 可從媒體開始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最近在羅馬會晤,雖然互指對方對台海緊張局勢升級負有責任,但火藥味並不濃,王毅還表示「我願同你建立經常性聯繫」。這次會晤旨在管控分歧,為年底的中美元首視頻會晤做準備。王毅稱「當務之急是,雙方要切實把兩國元首的共識落到實處,並為下階段的交往做好政治準備,提供必要條件」,所謂「下階段的交往」,其實就是年底的「習拜會」。
「提供必要條件」,則是必須營造氣氛。雖然孟晚舟獲釋,經貿領域似有轉圜跡象,但中美要在台灣、南海等領域緩和矛盾,幾無可能,雙方只能從簡單做起。恢復彼此關閉的總領事館是個方法,但「解鈴還需繫鈴人」,美方是否願意先走一步,涉及到面子問題。相對而言,中美可從媒體開始,也就是逐步叫停「媒體戰」,互釋善意。
美國無疑是這場「媒體戰」的始作俑者。在特朗普時代,美方批評中國駐美媒體是「中國宣傳機構」,將新華社等五家中國駐美媒體作為「外國使團」列管,變相驅逐六十名中國駐美記者。中方以牙還牙,變相驅逐一些美國駐華記者,甚至燒到香港,被逐美籍記者也不能轉道香港採訪。
中美惡鬥,媒體成為犧牲品,某個程度只是「意氣用事」。兩國政治制度不同,媒體角色有差異,本來很正常。新華社、央視、人民日報扮演中共喉舌的角色,並不是甚麼秘密,美方突然拿來說事,毫無意義。
對於北京而言,雖是自衛反擊,但對國家形象也不利。美國駐華記者少了,無法親身體會中國國情,中國人所思所想,他們只能憑「道聽途說」報道中國,加上固有的想象,製造出來的「中國形象」肯定比之前還不如。
不能將有批判性報道的記者簡單視為反華記者。比如,曾經長年旅居北京的《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張彥(Ian Johnson),去年三月被取消記者簽證離開中國,仍然根據自己的中國經驗,撰文盛讚中國果斷的抗疫手法,批評歐美麻痺大意。
最高領導人強調,要加強和改進國際傳播工作,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要注重把握好基調,既開放自信也謙遜謙和,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歡迎更多國際媒體駐華,正可展示中國的「開放自信」。
作為全球兩個大國,中美均應展現更多的自信。逐步恢復之前的互派記者數量,不僅有利於加強兩國人民的瞭解,也可以為「習拜會」營造氛圍。這也是最容易入手的工作,雙方達成默契之後,可以心照不宣,逐步審批媒體的申請個案,不必大張旗鼓。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