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昊:拜登政府印太戰略的新意與困境

2022-03-07
趙明昊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中國論壇專家
 
AAA

 W.jpg


在烏克蘭危機愈演愈烈、美俄關係高度緊張的背景下,拜登政府發佈了印太戰略報告。此舉力圖彰顯白宮對外交政策的總體把控能力,以及美國回歸印太地區的決心。這份報告宣稱,200多年的歷史表明美國是一個「印太力量」,美國將堅定地將自己錨定在印太地區。

這是首份以白宮名義發佈的美國印太戰略報告,體現了拜登政府在全面強化對華戰略競爭背景下緊抓印太地區主導權的意圖。「印太」作為一個地緣政治概念的興起,與美國尋求壓制中國崛起之道緊密相關。奧巴馬執政時期,美國高官就開始大談「印太」,2017年特朗普政府正式提出「自由而開放的印太戰略」,美國國防部後在2019年6月專門發佈一份印太戰略報告。

較之以往,拜登政府印太戰略的新意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進一步提升印太戰略的重要意義,將之與大國圍繞國際秩序的走向相互掛鉤。報告稱,不應僅僅從大國地緣政治競爭的狹隘視角看待印太地區,而是要看到印太地區的態勢會「界定國際秩序的基本性質」。拜登政府沿用了特朗普政府「自由而開放的印太戰略」這一政策表述,但同時強調要使印太地區實現「聯通、繁榮、安全和韌性」。報告稱,未來10年對印太地區的走向具有「決定性」,這顯示了拜登政府布局和施策的戰略緊迫感。

第二,拜登政府在推進印太戰略方面,着力突出美國與盟友、夥伴之間的「同頻共振」。該報告羅列了日本、印度、澳大利亞、英國、歐盟等出台的有關印太的政策構想,大力渲染美國與其盟友、夥伴在印太地區願景上的一致性、聯通性。報告稱拜登政府將構建「有力的且相互強化的聯盟網絡」,打造針對中國等對手的「集體實力」。美國還將推進以「一體化威懾」為中心的安全戰略,整合盟友、夥伴的「防務供應鏈」,推進防務科技合作。值得重視的是,報告明確提出美國將促進歐盟和北約加強與印太地區的關係,「幫助構建印太地區與歐洲-大西洋地區之間的橋樑」。

第三,拜登政府力圖補強美國印太戰略的「經濟短板」。由於特朗普政府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美國在該地區的經濟政策工具被弱化。拜登政府曾在2021年10月提出「印太經濟框架」構想,這份報告稱有關這一構想的詳盡方案將在今年上半年推出,涉及數字經濟、供應鏈安全等多個方面。報告稱,拜登政府將與盟友和夥伴構建「多元、開放和有預測性的」供應鏈,圍繞去碳化和清潔能源展開共同投資,並提出新的「數字經濟框架」。此外,拜登政府將會把印太作為落實「重建更好世界倡議」(B3W)的重要區域,尤其是注重5G等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

第四,拜登政府賦予印太戰略更強的意識形態色彩。拜登政府強調需加強相關國家的國內民主治理,進而由內而外地維護印太地區的「自由」。美國將通過實施「開放政府夥伴關係倡議」等,在維護選舉安全、保持媒體獨立性、公民社會發展、反經濟脅迫方面為相關國家提供支持。報告還提出要反制中國、俄羅斯等國對印太地區國家實施的「外部干預」和「信息操控」。在印太地區落實美國首份「反腐敗國家戰略」也將是拜登政府的重要舉措,報告稱美國將致力於提升印太地區國家的「財政透明度」。此外,美國將擴大「和平隊」等組織在印太地區的活動,通過設立四邊機制獎學金、實施「東南亞青年領袖倡議」等方式,強化美國的軟實力。

在涉華政策部分,拜登政府的這份印太戰略報告試圖給中國扣上「地區惡霸」的標籤,誣稱中國對相關國家實施「霸凌」和「經濟脅迫」,綜合運用經濟、外交、軍事和技術力量,欲在印太地區建立「勢力範圍」。與此同時,報告宣稱美國希望負責任地管理與中國的競爭,其目標「不是為了改變中國,而是要塑造中國行事的戰略環境,在世界上建立起一種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對美國及其盟友有利的影響力平衡」。這是美國官方首次使用「影響力平衡」這一說法闡述其對華政策,它與通常所說的「權力平衡」相比有着微妙而重要的差異。

值得警惕的是,拜登政府更加明確地將台灣問題置於美國的印太戰略框架之下。報告共有7處提到台灣或台灣海峽,並將台灣地區與印度、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並列,作為美國在印太地區的重要夥伴。報告提出,「將與印太地區內外的夥伴合作,維護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包括支持台灣自我防衛的能力,確保一種台灣的未來以符合台灣民眾意願和最佳利益方式被和平地決定的環境」。這是拜登政府在涉台政策上的新表述,顯示美國有意強化台灣地區在其印太戰略中的角色,推動台灣問題的「國際化」。

拜登政府在這份報告中專門列出未來一兩年美國將採取的主要政策,以此體現其推進印太戰略的決心。然而,拜登政府面臨的挑戰也很突出,其誇大了美國國內在印太戰略方面的政治共識,而共和黨並不願為拜登在印太地區國家促進「氣候韌性」和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支持。即便在拜登政府內部,外交政策團隊與經濟政策團隊圍繞印太數字貿易協定等問題也存在較大分歧。應看到,拜登政府採取民主黨版本的「美國優先」路線,因擔心丟失選票而拒斥自由貿易協定,這從根本上限制了美國印太經濟戰略的可信度和吸引力。白宮官員宣稱,「印太經濟框架」將不會尋求美國國會的批准,這體現了拜登執政面臨的阻力,也會讓相關國家質疑拜登政府政策的可持續性。

中國對於拜登政府的這份印太戰略報告不必做出過度反應,但卻需要對未來較長時期美國全力回歸和經營印太地區這一趨勢早做準備。這份報告提出的一些具體問題以及美國施壓中國的新手法,需要引起重視。比如,美國炒作的「經濟脅迫」旨在強化相關國家對「中國威脅」的認知,但也提示中國需對運用經濟手段促成外交目標的手法不斷進行優化。此外,拜登政府在數字經濟、網絡安全、先進技術、高標準基礎設施等領域持續打造新的政策工具,試圖藉助所謂「腐敗」、「海事安全」、「非法捕魚」等問題對「一帶一路」施壓,通過擴大美國海岸警衛隊在亞太地區的活動反擊中國的海上維權,這些動向對中國周邊外交政策提出了新課題、新考驗。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中美聚焦》
 

延伸閱讀
  • 一些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戰略界人士近年開始鼓吹「中國崛起到頂論」,試圖從發展預期層麵塑造中美競爭議題。美國塔夫茨大學教授邁克爾·貝克利等人認為,由於老齡化嚴重、資源匱乏、財政壓力加大、西方對華脫鈎等因素,中國的發展會在未來數年陷入停滯,中國的崛起將會終結,中國在經濟規模上不會超越美國。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不僅難以維持自身對其他國家的經濟吸引力,也會因為內部的挑戰而變得更加具有「侵略性」,這構成了一種「崛起到頂國陷阱」

    趙明昊  202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