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偉:調停俄烏危機 中國應主動作為
自俄羅斯總統普京命令軍隊開進烏克蘭以來,中國官方及官媒對烏克蘭危機的態度和用詞上一直在打太極。
中俄關係甚密,北京支持莫斯科維護自身的安全利益,拒絕譴責俄羅斯的入侵行為。反過來,中國指責美國挑起烏克蘭戰事,並反對對俄羅斯實施新的制裁。同時,北京還呼籲「尊重各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並表示「一國的安全不能以損害他國安全為代價」。中方一直呼籲通過外交努力和對話談判來緩解衝突,解決問題。
然而,隨着俄軍遭到頑強抵抗以及平民傷亡的增加,國際社會幾乎一致支持烏克蘭,俄羅斯被置於孤立地位。此時,北京已很難繼續玩修辭太極,需要拿出新劇本了。
這個時候,中國應勇於擔當,利用經濟和政治實力,在斡旋俄烏停火中發揮積極主動的作用。無論如何,北京都可以利用與莫斯科的密切關係,扮演好調停者的角色。
微妙信號已表明,北京似乎在做出調整。3月1日,外交部長王毅與烏克蘭外長庫列巴通電話。據新華社報道,王毅表示烏克蘭局勢急劇變化,中方對烏俄爆發衝突感到痛惜,對平民受到傷害極為關注。報道援引庫列巴的話說,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發揮了建設性作用,並表示「烏克蘭願同中方加強溝通,期待中方為實現停火開展斡旋」。
但新華社報道並未說明中方是否願意從中調停。報道稱,王毅重申了中方立場,呼籲俄烏雙方通過談判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並支持國際上一切有利於政治解決的建設性努力。也許,王毅需要把這個問題提交最高領導層討論決定,也許北京需要先徵求莫斯科的意見,之後再做決定。
然而,北京不能讓這個機會白白溜走。扮演斡旋者角色,可以說益處多多,會大大提升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國際形象,並贏得世界各國的好感。
至於中國為何遲遲不願行動,已有不少報道。其一是中國長期奉行維護主權國家領土完整、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原則。其二是中俄關係不斷深入,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還有非同一般的私交。2月北京冬奧會開幕時,習近平與普京剛剛舉行了他們八年間的第38次會晤。為突出在反對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上團結一致,中俄表示其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沒有禁區,沒有上限」。
正是基於以上兩種相反因素的驅動,中國選擇了打言辭太極。在聯合國相關決議投票時,中國投了棄權票,包括2月25日安理會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3月2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的類似決議。
而在中國國內,官員和官媒則極力推行「親俄」立場,指責華盛頓是俄烏衝突的罪魁禍首。國內社交媒體廣為轉發的文章稱,前國務卿基辛格及美蘇「冷戰之父」喬治•凱南都曾警告說,北約東擴以及未能解決俄羅斯的安全關切,最終將會導致一場烏克蘭危機。
然而,俄烏衝突爆發以來,不少中國官員和分析人士可能誤判了普京的意圖。他們原認為,俄羅斯只是虛張聲勢,或只會展開局部軍事行動,不會發動全面戰爭。舉一個有趣的例子。2月24日俄羅斯展開對烏軍事行動後,中國駐基輔大使館提醒在烏中國公民,要注意自身安全,如需駕車外出,建議在車身顯眼處貼上中國國旗。這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一陣民族主義的狂歡,認為這是中國實力的體現。然而,僅僅兩天後,在俄羅斯入侵規模愈來愈清晰時,大使館又發聲明,呼籲中國公民不要隨意展示具有識別性的標識。
正如上周專欄中所講,未來幾年裏,西方國家會重點關注烏克蘭危機。隨着美國戰略重心從旨在遏制中國的印太戰略轉向東歐,北京將贏得更大的騰挪空間和更多地緣政治利益。
美國總統拜登3月1日發表國情咨文。在談外交政策時,他大篇幅的談俄烏衝突,只是蜻蜓點水般提到了中國。拜登稱,中美正進行一場事關「贏得21世紀經濟競爭」的較量,並聲稱,「我已告知習近平,與美國人民作對,是沒有勝算的。」
也許,中國在與美國及其西方盟友競爭,但這並不意味着不能共同努力化解烏克蘭衝突。其實,這麼做符合各方的利益。
華盛頓及其北約盟友已表明,不會軍事介入烏克蘭,但對俄嚴厲制裁及其後果將會重塑未來全球安全秩序,並可能引發2.0版新冷戰。
中俄夥伴關係的目的之一,是構建國際新秩序,以挑戰美國主導的舊秩序。但是北京遲遲不作為,會讓世界多地感覺不安。在他們看來,無論俄羅斯的安全關切如何合理合法,新的國際秩序領導者也是希望通過武力來解決爭端。
同時,在美國主導形成遏制中國的統一戰線時,中國在努力拉攏德國和法國等主要歐洲國家,以削弱和瓦解美方的圖謀。在贏得一些中東歐國家支持上,中國的努力富有成效。這些國家就包括烏克蘭及其鄰國。然而,在烏克蘭問題上,中國打語言太極,這可能會損害中國與這些國家的關係。
而在中國家門口,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已開始鼓譟,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日本應考慮允許美國在日本部署核武器。現任首相岸田文雄立即出來講話,拒絕了安倍的呼籲。
3月1日,拜登政府派出由前國防和安全官員組成的代表團抵達台北,對台灣高調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美方此舉引起了國際社會對台灣問題的興趣和關注,這是北京所不願看到的。
在此背景下,在化解烏克蘭危機上,中國必須發揮更積極更具建設性的作用。
2月25日,習近平與普京通電話,討論了烏克蘭局勢。通話中,普京表達了與烏克蘭舉行高級別談判的意願。同日,王毅也與英國外交大臣卓慧思、歐盟外交高級代表博雷利和法國總統顧問博納通電話,重點就烏克蘭局勢交換了意見。然而,官方聲明也充分展現了中國的被動姿態。聲明稱,王毅是應對方請求,進行了通話。
新華社另一報道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六天後,應烏克蘭外長請求,王毅與對方通電話。烏克蘭危機爆發之前,中國是烏克蘭最大的貿易夥伴,而且烏克蘭還是「一帶一路」倡議的主要歐洲夥伴之一。
中國領導人與俄羅斯、美國、烏克蘭和歐盟展開積極主動的電話外交,以化解危機,還為時不晚。比如,習近平可主動與拜登會晤,討論烏克蘭局勢。這才是中美兩個大國既競爭又合作的例證。普京最終要結束這場戰爭,如果中國從中調停斡旋,也可以給他找到一個結束戰爭的台階。
也許,為更好彰顯中國的參與和作用,中國甚至可主持俄烏停火談判,為雙方提供更安全和更有利的談判環境。目前,俄羅斯和歐盟發佈了針鋒相對的聲明,禁止對方飛機進入各自領空。同時,對選擇白俄羅斯邊境城市作為俄烏談判地點,烏克蘭也頗有微詞。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如果烏克蘭戰爭僵持不下、人道主義危機持續惡化的話,中國應及時向烏克蘭人民提供援助,這也是負責任大國的應盡之責。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