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智庫研討:地緣衝突下中美關係如何前行

2022-03-30
 
AAA

 T.jpg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日前舉辦線上研討會,在拜登上台滿一周年之後邀請了來自中國、美國、東南亞的專家們分析在目前變換的地緣格局之中中美關係的走向,卡內基中國中心主任韓磊(Paul Haenle)為本次會議的主持人。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公共政策系副教授Sheena Chestnut Greitens表示,她認為拜登上台以來的對華政策延續了特朗普政府時期的狀態,並未有其之前設想地那樣更為平衡。她說,目前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受到了美國對印太政策的牽制和約束,而且中美在公眾層面的緊張程度令她感到比較驚訝,比如阿拉斯加安克雷奇會談和兩國元首前不久的通電之後,兩國的公眾層面都有很多負面聲音。現階段看來,兩國對彼此的政策都不會有什麼太明顯的再調整。

卡內基核項目高級研究員趙通表示,目前中國的主流聲音認為美國正在加強與盟友的關係以長期遏制中國發展,中美在戰略層面也越來越接近,它們都認同應該維持穩定的雙邊關係。趙通說,“去年中美元首視頻會晤之後,中國對拜登政府聯合盟友,挑動中國在台灣、新疆等議題上的核心利益的政策感到失望,不管怎麼說,中國還將中美關係視為最重要的外交議程之一……中國非常歡迎華盛頓方面來探討戰略穩定的相關議題。”

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William Choong表示,從新加坡的角度來看中美關係,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比起特朗普並沒有太多實質性的變化,只是表面上看更友善一些。從2017年開始,我們就看到中美兩個大國在互相角力直到現在。他也提到,如果美國想發揮在亞太地區更大的影響力,需要特別是向東南亞地區國家傳達友善的信號,因為眾所周知,許多東南亞國家不倒向中美任何一邊,且整個東南亞在亞太地區的權重在上升。

關於俄烏戰爭對中美關係產生的影響,趙通說,近些年來,中俄關係提升和中美戰略競爭的大輿論環境影響甚至改變了中國公眾乃至學者們對這次衝突的看法。中國從這場衝突中看到了美國在戰事背後的一些動作,包括運送武器、金融制裁、政治施壓等等,這使得中國將更加凝聚力量發展自己。中國在目前的這種情況下,不會放棄與俄羅斯的戰略關係,但同時,中國也發現能夠在烏克蘭局勢中斡旋的空間也非常有限,中國還是會保持與美國的戰略平衡,去發展與美國的關係。他也指出,對於武器支援俄羅斯,美國向中國傳遞了相當的關切,中國對此會小心謹慎,不會盲目處理,因為如果做得不好會完全破壞中美和中歐一些國家的關係。

Sheena Chestnut Greitens則表示,從美國的角度看,儘管中國在面對烏克蘭衝突的外交措辭上經常表達不希望戰事升級,但國際社會並沒有看到太多中國試圖降低戰事風險的具體行為。William Choong從東盟的角度提到,該地區國家也會一直持續關注中國的做法,因為俄烏衝突不僅影響到了一些觀察人士對未來台海局勢的猜想,也會對東海和南海局勢產生影響。

談到美國的印太戰略,趙通表示,儘管戰略沒有明確談到“中國”二字,但是中國專家們都明白這不過是辭藻上的修飾,美國已打算長期對中國進行戰略競爭,中國方面很不高興看到中美之間的這種意識形態之爭,但中國也明白應該怎麼去應對,特別是最近的烏克蘭衝突讓中國意識到需要更好發展自己,增強實力,拉近與南太平洋國家之間的關係來抗衡美國主導的印太戰略。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中評社》

 

延伸閱讀
  • 一些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戰略界人士近年開始鼓吹「中國崛起到頂論」,試圖從發展預期層麵塑造中美競爭議題。美國塔夫茨大學教授邁克爾·貝克利等人認為,由於老齡化嚴重、資源匱乏、財政壓力加大、西方對華脫鈎等因素,中國的發展會在未來數年陷入停滯,中國的崛起將會終結,中國在經濟規模上不會超越美國。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不僅難以維持自身對其他國家的經濟吸引力,也會因為內部的挑戰而變得更加具有「侵略性」,這構成了一種「崛起到頂國陷阱」

    趙明昊  202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