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偉:中國應優化防疫策略
保羅·克魯明 (Paul Krugman)是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也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但在中國官員和官媒看來,他是一個既可愛又可恨之人。
他的《經濟學原理》等著作很受歡迎,他在大學生和決策者中擁有無數擁躉。美中關係惡化之前,他曾是大學和研討會組織者的座上賓,競相邀請他演講。
最近幾年,克魯明撰寫了不少筆鋒犀利的專欄文章,很合中國領導人的口味,尤其是痛批特朗普政府愚蠢政策的文章。中國官媒把他的文章翻譯成中文,供大眾閱讀。例如,克魯明2月發表文章,再次抨擊特朗普挑起對華貿易戰,稱貿易戰是其對華政策的最大敗筆。他寫道,「所以說,特朗普就是個笨蛋。和中國人鬥,他輸得精光。」
然而,僅僅一個月之後,他的另一篇專欄就把矛頭指向了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中國「動態清零」防疫政策。這令中國領導人十分不悅。目前,Omicron變異毒株肆虐,上海等大城市也不得不大規模封城,以控制疫情。3月18日這篇題為「中國獨裁者也遭流年不利」專欄中,克魯明稱中國的防疫政策正經歷災難性潰敗,並表示老年人疫苗接種率低,說明他們不信任政府,但沒人敢把實情彙報給習近平主席。
3月28日,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日報和中國青年報等主流媒體同步進行反擊,刊發評論文章,抨擊克魯明和他的這篇專欄文章。官媒評論員指責克魯明別有用心,與反華勢力勾結,詆毀中國的防疫政策和政治制度。其中一位分析人士甚至質疑克魯明的良知,而另一位評論員則敦促克魯明專註於經濟,這才是他的老本行。
雖然中國把怒火撒到了克魯明頭上,但他關於中國防疫政策的觀點,其實也是西方國家的普遍看法。目前,多數國家都已選擇與病毒共存,繼而取消防疫限制,開放邊境。
而中國則堅定地走自己的防疫之路。繼2019年底武漢最早爆發新冠疫情並史無前例地封城長達76天之後,中國又面臨新的重大考驗。自那之後,憑藉實施關閉邊境、快速封控、密接者追蹤和強制檢測等手段,中國成功控制住了疫情,成了全球首個錄得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即使算上最近的病例,中國累計感染人數也只有15萬左右,截至3月30日的死亡人數為4638人。而美國呢,確診病例已達8000萬,死亡人數近100萬。
過去兩年,中國一直拿抗疫成就與西方民主國家的亂象作比較,認為這充分體現了中國的體制優勢,並認為堅守這種治理模式是中國實力的標誌。
Omicron變異毒株的爆發,給中國帶來了一個新的難題。相對於其他新冠病毒毒株,Omicron傳播速度更快,多數人感染後都癥狀輕微,甚至沒有癥狀。這就意味着,發現和追蹤這一病毒的難度大增。
深圳和上海是製造中心和金融中心。這麼重要的城市實施封控,對今年經濟的影響可想而知。因此,封控的經濟成本愈來愈大,人民的不滿情緒也愈來愈高。但中國領導層把賭注都押在了「動態清零」防控政策上,因此沒有搖擺或退讓的餘地。
然而,在優化「動態清零」政策上,政府仍有很大的調整空間。其一就是,中國應立即行動,批准引進mRNA疫苗。普遍認為,這種疫苗的效力高於國產滅活病毒疫苗。但出於政治原因和民族自豪感的考慮,中國尚未批准緊急使用進口的mRNA疫苗。過去一年,中國也在努力研發自己的mRNA疫苗,但尚未成功。
目前,中國14億人中,約89%已接種了兩針疫苗,其中近40%打了加強針,但接種的全是國產疫苗。如果允許進口和生產外國mRNA疫苗,將會大大提升國內疫苗接種率,增強公眾信心。其實人們已經意識到,疫苗混打的保護力更強。
但為避免可能出現誰應先接種mRNA疫苗的爭議,政府可規定優先保證一線醫務人員和老年人等弱勢群體。
與克魯明的猜測相反,老年人疫苗接種率低並非是因為他們不信任政府,而是老年人認為他們基本待在室內,很少外出,感染機會低,因此沒有必要接種疫苗。然而,鑒於Omicron毒株傳染性更強,他們也許會變得樂意接種疫苗。此外,為在華外籍人士提供mRNA疫苗的呼聲很高。批准引進和使用mRNA疫苗,不僅能消除他們的擔憂,還能增強他們的信心。
為應對變異毒株的衝擊,中國已開始進口輝瑞公司治療新冠口服藥Paxlovid(帕克斯洛維德),並已批准五家公司生產仿製葯。這是一個好消息,但在國產藥上市之前,中國應進一步擴大進口。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中國領導人一直強調,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這就意味着,政府應拋棄任何狹隘的政治和民族主義考量,採取一切措施控制病毒傳播,這當然也包括進口和使用外國疫苗和藥物。
同時,北京還應向香港及其他地方學習,實施快速抗原自測,以提升檢測能力。然而,直到3月11日,中國才批准公眾有限使用快速抗原檢測。在中國目前的檢測模式下,居民要到開闊的地方,排隊由專業人員進行採樣檢測,這不僅耗時,還需投入大量資源。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為緩解公共醫療體系的壓力,中國已開始大規模建設臨時方艙醫院,以收治輕症患者。目前,全國已完工或在建的方艙醫院,多達89家。
據悉,規劃中的方艙醫院數量更大。有的是由體育場館或校舍改造而成,但多數都是按照普通傳染病醫院的標準要求,新設計建造的。但待疫情結束後,關閉這些醫院將造成巨大浪費。就像當年武漢雷神山醫院那樣。建造這家擁有1400張病床的醫院,總費用估計達15億元。據信,全國只有珠海建了一家新冠醫院,可供長期使用。
時間緊或是一個重要考量。但如果能像珠海那樣,設計建造可供長期使用的方艙醫院,將是利大於弊之舉。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