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旭:清零還是共存?
隨着新一波本土疫情在中國蔓延,一場「共存派」和「清零派」的辯論最近被引爆。
中國知名防疫專家張文宏上月底發文,從南京「失守」提出對未來防疫的思考。他指出,現在世界上大多數病毒學家都認為,冠病是一個常駐病毒,世界要學會與這個病毒共存。
至於如何應對,張文宏認為:「未來中國選擇的方式一定是既保證與世界的命運共同體,實現與世界的互通,回歸正常的生活,同時又能保障國民免於對病毒的恐懼。」
有海外專家近日也提出相似的「與病毒共存」觀點。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全球衛生高級研究員、美國西東大學(Seton Hall University)外交與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黃嚴忠6日在《財新》發文指出,理論上,一國可以通過舉國之力,繼續強化防止病毒從外部輸入措施,營造一個冠病大海中的安全島。
但他也認為,這樣可能會產生始料未及的後果,如果島內居民與外界長久不發生接觸,而外面世界的病毒持續變異,以至於國內居民對境外流行毒株喪失免疫力,這種情況下對外封鎖的時間只會更加漫長。
黃嚴忠提出,鑒於中國所面臨的實際情況,與病毒共存意味着政策調整,從以嚴防死守「清零」為中心的圍堵策略,轉向以預防重症和降低死亡的止損策略。
不過,「與病毒共存」的主張在中國遭到強力反駁。「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7日發表中國原衛生部長高強的文章,痛批英、美等國不顧人民健康安危,盲目解除或放鬆對疫情的管控措施,單純依靠疫苗接種的抗疫模式,追求所謂的「與病毒共存」,導致疫情再次泛濫。高強立場鮮明地提出,「與病毒共存」絕對不可行,並警告絕不能重蹈英、美等國「與病毒共存」的覆轍。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前天也發文,批評「與病毒共存」的說法缺乏說服力。他形容,西方媒體和專家對中國提出「與病毒共存」的政策建議是精妙的連環計,一是勸誘中國放開,讓中國陷入疫情不可承受的狀況;二是就病毒溯源構陷中國,到處煽風點火,最終讓中國抗疫成果付諸東流。
「共存」與「清零」是目前各國應對疫情的兩個截然不同的路徑,兩個主要代表國家是英國和中國。兩針疫苗接種率超過72%的英國,上個月已全面解封,取消了包括戴口罩在內的幾乎所有防疫限制。相反在中國,德爾塔毒株攻破「防線」後,各地又進入新一輪防控。在南京、鄭州、武漢等發現疫情的地區,當地正展開全民篩檢,社區重新進入嚴格的管控,彷彿時間又倒回一年多前。
自從去年1月下旬以來,中國中央政府投入大量資源、動員大量人力物力全力抗疫,最終在防控疫情上交出漂亮答卷。在中國特殊的制度優勢下,全社會動員、個人放棄隱私和自由、嚴格控制人員入境等方式,行之有效地一次次撲滅疫情。雖然大規模檢測、封閉式管理,給經濟生活帶來影響,但從過去幾輪疫情看,考慮到較短時間內全面恢復生產生活的利好,「清零」付出的代價並不算那麼高。
與英、美等西方國家相比,中國目前仍有條件將局部暴發的疫情「清零」,也沒有必要在短期內,冒着可能讓過去一年多防疫努力功虧一簣的風險,在防疫策略上改弦更張。事實上,即便防疫專家張文宏提出的「與病毒共存」,其實也並非主張現在就放棄對疫情的防控。
此外,中國社會現在也沒有改變當前防疫策略的民意基礎。「與病毒共存」的主張在中國引發爭議,恰好從側面反應了這一點。有輿論指出,冠病的危害性尚未減弱,放棄現有的抗疫策略,病例和死亡人數將攀升,這會對習慣「清零」的中國民眾造成情緒恐慌,動搖社會穩定。它所帶來的政治代價,將遠超為「清零」策略付出的經濟代價。
但從長遠看,「清零」策略會面對更大壓力。因為國情、體制等不同,絕大多數國家無法採取像中國這樣的防疫措施,與冠病共存在很多國家已是必須接受的客觀現實。如果越來越多國家逐步在「與病毒共存」中開放,中國要長期維持密不透風的病毒「防火牆」、捍衛「零感染」,將會愈加困難。防疫屏障下,中國也可能陷入與外部世界半脫鉤的局面,雖然有巨大的內循環市場支撐,但長期隔絕帶來的政治、經濟與人文交流影響會逐漸顯現。
短期而言,「與病毒共存」在中國是一個偽命題,不過這場持久戰中,無論是中國還是任何一個其他國家,都得根據不斷變化的局勢探尋最適合自身情況的應對策略。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