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卓立:涼茶在香港市民心目中有甚麼印象?
疫情爆發已兩年多,在這段時間以來,醫藥成為社會最關注的話題。4月初,政府廣泛動員社區力量,逐家逐戶派發「防疫服務包」,其中包括中成藥,無疑是對中醫藥的一種肯定。中醫藥不只用來治病救傷,也是中國文化的結晶,內含陰陽五行等中華哲學思想,充滿東方色彩的內涵,加上將人體和環境、氣候、時間結合觸釋疾病機理,吸引眾多海外科研人員和醫學專家積極研究。本地中醫藥在約20年前獲政府承認專業地位,推出考核及執照制度,從此得到長足發展。新冠疫情下,中醫師加入抗疫,連政府也向市民派發連花清瘟膠囊、金花清感顆粒等中成藥,對中醫藥發展更上層樓提供強大推動力。
俗語說:「小病是福」,在沒有疫情的時候,許多人偶然生小病,也當作鍛練身體抵抗力,但總希望運用些方法以舒緩症狀。也因為這樣,主要以清熱解毒去濕的廣東涼茶成為「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象徵。
在香港街頭,很容易就找到涼茶店。在經濟尚不發達的年代,青壯年的勞工階層身體不適,首先想到的,不是到診所看病,而是光顧涼茶店喝一碗「廿四味」或者五花茶,拖延既久才再作打算。1950、60年代的涼茶店,多設有桌椅,讓顧客可以入內,除了喝涼茶外,更重要是收聽當時尚屬奢侈消費的電台廣播。這個年代已過去,現在的涼茶店多是在店舖門外設櫃枱,顧客付費即可享用,一口喝下去,不消兩分鐘就咕嚕咕嚕地清空碗內的涼茶,至於是否就此藥到病除,則要看病情和身體狀況,不過無論如何,涼茶裏面的藥材都是參考自中藥典籍,怎樣都帶給人們一點心理上的安慰。
30年來,有不少商家看中消費者喜愛以涼茶防病、治小病,推出保質期長、容易儲存的罐裝涼茶。在疫情高峰期間,公立醫院人滿為患,有些居家隔離的患者表示,在等待治療時得靠喝罐裝、瓶裝涼茶,或者「盒仔茶」挺住身子,在他們眼中差不多成為「救命草」,可見中醫藥早已給予市民很大信心,將來應廣泛應用,在調理身體、應付小病之外,發揮出更大的救死扶傷作用,充實日增的醫療需求。
作者電郵: cheung_cheuk_lap@hotmail.com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