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婧:封城多米諾骨牌效應
早點
一位浙江寧波的朋友昨天緊張地在聊天群組裡打聽:「我們是不是也要封城了?」
朋友發來幾張在當地超市裡拍的照片,只見貨架上空空蕩蕩,飲料、方便麵、速凍食品都所剩無幾,和封城前夕的上海超市如出一轍。不同的是,前天寧波只有三名新增冠病感染者,過去一周新增感染者也只有20例左右。
朋友說,這周到公司上班的人越來越少,各個社區也頻繁展開核酸篩查。儘管沒有人說破,大家都心照不宣地開始囤糧,畢竟「誰也不想像上海一樣」。
上海封城管控半個多月來,民眾「買菜難、看病難」的慘狀在社交媒體上引發強烈反響,也令中國各地居民「談封色變」。過去幾天來,從華南的廣州到華東的蘇杭,都出現居民因擔心封城而囤積物資的景象。
廣州本輪疫情累計感染者突破100人,全市11個區上周末陸續展開全員核酸檢測。大批市民因擔心管控措施進一步升級,蜂擁至市場囤積米面糧油等。蘇州則在前天新增31名感染者後,對部分區域實行靜態管理。官方強調「目前沒有封城計劃」的同時,蘇州市民已經在當地各大超市賣場前排起長隊。
這股「囤菜風」昨天刮到了杭州,「杭州蔬菜價格上漲」「公司號召員工囤貨」的消息在微信群中流傳。
杭州市商務局發言人出面闢謠稱,當地蔬菜供應充足,價格穩定,「沒有囤菜的必要」。但網民隨即反唇相譏:「當初上海政府也是這樣說的,誰信誰挨餓。」
如果說廣州和蘇州還因為病例激增而令「封城」有跡可循,在單日新增感染數不超過10例的杭州和寧波,「封城」更像是「狼來了」的不安。只要有「核酸檢測」「靜態管理」的消息,甚至是官方強調「物資充足」的說法,都會引發民眾的應激反應。
兩年前冠病疫情暴發初期,武漢封城震撼全球。這項被《紐約時報》稱為是「中世紀手段」的措施,令武漢在兩個月內實現新增病例清零。
但許多人沒預料到,即便當中國境內疫情得到控制後,封城手段仍被一再使用。從南京到西安,從深圳到上海,多個大城市都體驗過封城的滋味。更不要提已經封控了一個多月的吉林長春、近兩個月的廣西東興,以及從前年9月起反覆封城的雲南瑞麗。
對於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的中國而言,封城是控制疫情外溢到其他地區的有效手段。這也是中國官媒反覆強調的「算大賬」。《人民日報》昨天刊登評論稱,防控措施會令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群眾生活受到影響,但換來的是「更大範圍、更廣泛的百姓正常生產生活」「更加寬鬆、穩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
然而,隨着封城的對象從邊陲小鎮變成經濟中心,這筆「經濟賬」越來越難算。荷蘭國際集團(ING)上周預測,若上海封控措施維持到本月底,將對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帶來2%損失。由於預計在深圳和上海之後,還將有其他城市因疫情封控,集團將中國第二季GDP預測從5%下調至4%。
除了經濟成本攀升,封城也加劇中國的外交壓力。上海封控之後,法國駐滬總領事館代表各歐盟成員國致函上海市政府,對將父母和子女分開等防疫措施表示反對。美國更在五天內兩度對中國發出旅遊公告,並下令美駐上海總領館非緊急人員與家屬強制撤離。
越發頻繁的封城,更令各地民眾草木皆兵。近來這一波囤菜潮,就凸顯出「封城」概念引發的集體恐慌。如果說武漢封城時的慘狀是因為措手不及,瑞麗封城時的困境是緣於管理不力,當全國最發達和開放的上海也在否認封城後走向封城,並在封城後亂象叢生,其他地區民眾很難不對大規模封控心生恐懼,對官方宣導將信將疑。這既不利於社會穩定,也有損官方公信力。
奧密克戎變異株的超強傳播力,令大規模封控幾乎成為「清零」的必要手段。但隨着封城頻率提高、範圍擴大,它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也愈發明顯。這不僅是對地方管理能力的考驗,更為中國經濟發展、社會秩序和國際形象帶來全方位挑戰。
在醫療手段有限、缺乏緊急預案的2020年,武漢封城被形容為不得已而為之的「壯士斷腕」。兩年後的今天,當疫苗已被普遍接種、病毒致死率大幅下降,是否還有繼續「斷腕」的必要?在輿論仍為「清零」還是「共存」爭論不休時,民眾對於封城的反應表明,越來越多人不願作為代價被犧牲。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