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永哲:提升香港競爭力須先保住航空樞紐地位 放寬熔斷
香港將於5月1日起取消非香港居民入境限制,但因政府只輕微放寬熔斷機制,預期屆時入境人數會有所增加但難大幅飆升,航空業復甦遙遙無期。本港疫情現已大大好轉,但限制來港班機的熔斷機制未有以同樣速度放寬,有指每日抵港航班比非洲國家剛果更少;同時因入境手續仍然煩複低效,落機動輒花四、五小時以上才可成功離開機場。行政長官候選人李家超的政綱強調要提升香港競爭力,可是現時這狀況令業界擔心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一去不返,被其他解封步伐較快的地區如新加坡等搶去旅客及海外資金,白白流失商機。
筆者有朋友3月得知香港4月1日起解除九國禁飛令,歡天喜地買機票由英國回港,但本港航班熔斷機制仍維持「最辣」級別,同機3人確診即停飛七日,令航空公司不敢加開航班,最終要4月中才撲到機票回港,但來到香港機場,又要過五關斬六將。他憶述當日苦況,指甫落機已經多番轉折才到達檢查點,各乘客要先排隊檢查在英國上機前做的核酸檢測結果、酒店預訂紀錄等文件,之後又要走一大段路去另一區,再次排隊進行核酸檢測,等程序完成後才能去機場另一邊提取行李出閘,結果一輪折騰,下午落機,天黑才能回家。
政府一直指機場有足夠人手處理抵港旅客檢疫來查,現時每日航班來港數量寥寥可數,但朋友指出,他當天仍要重複排長龍,質疑是否有人手錯配問題?筆者擔心,5月1日假如檢港航班稍稍增加,或有數班機同時抵港,在機場可能要呆等大半日才能成功出閘,這絕對會令想來港的旅客及商務乘客卻步。
香港機場一向以快速辦事效率聞名,民航處數據顯示,疫情前本港一年包括客機及貨機航班升降量可達40多萬次,即每日處理過千班航機,現時即使有檢測程序要做,但每名乘客所需的處理時間如此長,確實難以接受;若當局仍維持現時效率,將會造成愈來愈多的混亂情況,甚至影響香港的國際聲譽。
香港要重拾經濟動力,當局必須先檢討及改善入境效率,之後就要盡快處理熔斷機制落後全球形勢之問題。2020年疫情開始後,本港航班總升降量大跌62%至約16萬次,2021年再跌至14.5萬次,今年首兩個月,僅錄得1.2萬班航班升降,日均最少更只有約20班抵港客機,未來兩個月只有六班倫敦、五班曼城英國直航機回港。全國政協常委胡定旭也質疑熔斷機制影響香港對外交往,IATA(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總幹事Walsh亦認為,香港的防疫政策令各間航空公司進出香港都極度困難,形容「香港已在航空地圖上消失」。
新一屆政府其中一個任務,相信必定是盡快令本港經濟重新起動,因此香港這個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必須保住。筆者相信現任特首及未來特首也希望做到無縫交接,5月及6月是關鍵時間,令香港回復航空高效是其中最重要任務。關口檢疫是衞生署的責任,相關部門應立即檢視整個流程,以人為本,,方便回港人士方便快捷完成各項檢疫要求。入境要求方面,現時即使入境者已接種疫苗及持有核酸檢測證明,仍要在香港機場再作檢測,並接受檢疫最少7日,措施過於重疊,當局應研究是否豁免已打針者的檢疫要求,與新加坡、南韓等國際城市看齊。
另外,自4月1日取消九國禁飛令後,每日的輸入個案均為25宗或以下,佔整體新增感染個案僅0.75%,反映開放入境帶來的傳播風險很低。知己知彼,參考外地經驗,新加坡容許已打疫苗的旅客可免檢測和檢疫入境,當地亦未見因此有疫情反彈。可是本港5月起最新的熔斷機制,如每班航班有5人或5%乘客染疫,便要整條航線熔斷五天,措施仍然太嚴厲,不單容易打亂航班和旅客的計劃,更令海外人士擔心隨時無航班,放棄來香港的計劃,對香港的旅遊和營商環境影響很大。
疫情已嚴重打擊香港經濟,單靠本地消費遠遠不夠,香港現時急需恢復跨境往來,引入商機和旅客,才能帶動經濟復元。因此短期內必須再進一步放寬熔斷機制,令機場再度回復昔日繁忙,這樣才可挽救已水深火熱的本地經濟,然後向提升競爭力之目標進發,為新特首「開新篇」創造有利條件。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