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鶴齡:三點觀察拜登亞洲行謹慎拿捏台議題

2022-05-20
 
AAA

 o.jpg

美國總統拜登20日亞洲行可能有重大涉台言論?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袁鶴齡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拜登定會有涉台談話,但不至於過度刺激,甚至可能減緩打台灣牌的力道。有三個原因,包括俄烏戰爭未平,東亞區域生事對美國不利、朝鮮對拜登亞洲行的反應需要中方調解、中美外交高層在行前有相互通話。

袁鶴齡,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政治學博士、美國俄亥俄大學國際事務碩士、東吳大學政治系學士。現任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逢甲大學EMBA兼任教授、中華台商研究學會理事長,曾任台中科技大學教授兼國際事務長等職。

拜登將於5月20日至5月24日訪問韓國、日本,美國國務院網站日前更新台美關係現況,刪除“美國不支持‘台獨’”、“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等字句,引發關注,被解讀是在替拜登亞洲行鋪墊,屆時可能發表相關涉台言論。

袁鶴齡表示,美國目前將中國設定為主要競爭對手,拜登這趟亞洲行當然是劍指中國,也確實打台灣牌刺激中國是最容易操作且效果最強的方式,所以拜登發表涉台言論是可以預見的事。但他認為,不會有外傳所謂的“重大談話”,反而很可能只有點到為止,台灣不會是這趟出訪的重點所在。

袁鶴齡解釋,美國要打台灣牌隨時都可以打,沒必要在元首出訪的行程中刻意操作,這趟亞洲行是拜登上任來首次親自出訪,一定是希望獲取某些實質利益,假如過度刺激中國,影響東亞區域動盪,反而可能節外生枝,造成反效果,所以研判拜登的涉台言論會謹慎拿捏。

他提到,況且在國務院修改台美關係現況論述後,北京已表達嚴正立場,白宮隨後也重申維持一個中國政策,雖然在文字上調整,本質上並沒有改變美中台關係,美方仍未突破三角關係的那道紅線,顯示出美國在利弊優劣上,其實衡量得很仔細。否則拜登大可以加碼訪問台灣,刺激中國的效果更為顯著。

此外,袁鶴齡認為,有三個面向可以觀察,拜登並無打算藉亞洲行過度激化中美關係。首先是俄烏戰爭未平,美國的軍事部署未恢復常態,若貿然在東亞區域生事,對美國的戰略安全不利。

其次是,朝鮮對拜登亞洲行的反應需要中方調解。袁鶴齡指出,美朝關係緊張,先前美國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就接獲情資指出,朝鮮可能會在拜登訪問韓國行期間試射可攜帶核彈頭的長程導彈,甚至是進行核武試驗,引起區域情勢緊繃。而中國作為與朝鮮關係密切的大國,會是美國需要求助出面調和的對象,美國有求於中國,自然不會在台灣議題上過度操作。

最後則是,中美外交高層在行前有相互通話。袁鶴齡表示,蘇利文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在5月18日通話會談,話題聚焦在中美關係共識上,尤其針對台灣議題上,中方特別表達既有立場,美方也重申將基於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公報與對台六項保證的一個中國政策。上述通話可視為雙方在行前劃清底線,因此拜登這趟亞洲行打台灣牌的力道很可能趨緩。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中評社》

 

延伸閱讀
  • 一些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戰略界人士近年開始鼓吹「中國崛起到頂論」,試圖從發展預期層麵塑造中美競爭議題。美國塔夫茨大學教授邁克爾·貝克利等人認為,由於老齡化嚴重、資源匱乏、財政壓力加大、西方對華脫鈎等因素,中國的發展會在未來數年陷入停滯,中國的崛起將會終結,中國在經濟規模上不會超越美國。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不僅難以維持自身對其他國家的經濟吸引力,也會因為內部的挑戰而變得更加具有「侵略性」,這構成了一種「崛起到頂國陷阱」

    趙明昊  202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