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瑜:深圳的黃昏戀群組——愛情與現實的妥協

2022-05-27
文瑜
時事評論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2-05-27 at 11.34.24 AM.jpeg

戀愛拍拖,在人們傳統觀念裏屬於年輕人的專屬,老年人就應該「在家帶孫」。現在全球老齡化嚴重,無論是香港還是內地人口也逃避不了這個現象。而這批老年人裏面,幸運的可能還是老有所依,有着自己的另一半陪伴自己,但有些人中年離婚或者喪偶,年齡大了之後,很多人會感到孤獨。

近期深圳蓮花山徵婚市場出現一個特別群組,和以往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徵婚不一樣,他們不算是婚戀市場上的主流,但卻也代表了某種特殊的追愛模式,這次老年群組成了蓮花山的「不一樣的煙火」。這群老年人大部分來自50、60後,子女大多已經獨立,且普遍的文化知識水平也比較高。

在深圳這座一線城市裏過着獨居的生活,不少老人心裏渴望着陪伴,但又有對愛情的恐懼。相比起年輕人的愛情,中老年的婚戀市場,一些物質的需求變得更直接,但精神的需求也變得更純粹。

這群人到了五六十歲這個年紀以後,如果本身家庭不夠物質豐富的,尤其是單身老年女性,可能會更需要老年男性有一點物質條件,不然解決不了大家年紀更大以後一些生病養老的需求。在女方眼中,男方提供彩禮也是對未來生活的一種保障,「男方如果沒出這個彩禮,他的結婚成本很低的話,離婚的成本就會很低」。在她看來,這些物質上的條件,就像是男性在未來會對女性負責的承諾和約束。

而如果本身條件夠好的單身女性,同樣也需求老年男性的家庭背景和自己旗鼓相當,只有在這樣背景下兩個人的認知才能在一個高度、三觀在一個點上,這樣往後生活磨合才不會產生很多問題。

反過來老年男性對老年女性更多需求是精神層面的,大部分中國徵婚的老年男性需求另一半並不是生活上的孤獨,而是精神上的孤獨,需要找個精神上相通的伴侶,最起碼說說話、聊聊天,一起出去旅遊共度二人世界等等。

「移民」一代黃昏戀包袱輕
類似深圳這些以「移民」為主的內地一線城市,早年去深圳打拼的人,普遍有知識、有文化、有物資基礎,而他們也沒有很多的長輩、親戚在同一個城市,家族的負擔、看法較少。這就給大家打破傳統婚戀觀念提供了基礎。這些老年人不管是出於對物質的需求還是精神的依靠,亦或是追求愛情,起碼在人生末階段他們還有對生活有所追求,只是追求的重點不一樣罷了。我們也不能站在道德制高點批判對再婚追求「物質」的阿姨,反而這種抉擇體現出現實生活的不易,在現實面前,愛情是需要妥協的,無論是人生哪個階段。

這些都是發生內地的徵婚「故事」,但我相信香港類似的情況也有不少。現在全球人口老齡化嚴重,單身老年人徵婚的發生情況愈來愈多,不管再婚的理由是追求物質還是精神。政府除了要讓這部分單身老人有所保障之外,作為子女也要多關心長輩的精神層面,讓他們覺得他們並沒有那麼孤獨,就算找不到合適的另一半,起碼也有家人的愛在裏面。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有一個小夥子,兩個月後去德國萊比錫大學深造,做一個網台節目,開一個Patreon,收返百零個會員,在兩岸三地不同的傳媒寫幾個專欄,已足夠學費兼生活了。我想,如果當年也有這種客觀環境,也許不會回流,也不再是今日的我了。

    周顯  202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