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柏:新政府上台,該如何處理好疫情?

2022-07-04
寒柏
學研社成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2-07-04 at 2.59.52 PM.jpeg

新領導班子終於上台,頭等要務自然是先處理好疫情。根據這兩年以來世界各地的經驗可見,只有成功抗疫,才能真正重啟經濟。

上屆政府在防疫道路上舉棋不定,不斷希望迎合西方諸國的喜好,或企圖在中西方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港府一方面想做到國家的「動態清零」,另一方面又想跟從西方諸國在抗疫失敗後所奉行的「與病毒共存」之政策。因此,這兩年來,香港在抗疫上付出了巨大的社會成本,但卻完全不奏效,淪為國際間的笑柄。

無論是香港,還是上海實施的「精準防疫」,都企圖在意識形態上找到「中西合壁」之新道路,但事實證明這種意識形態凌駕科學的做法已全盤失敗。

7月1日,香港仍有新增確診2,318宗,已連續好幾日的單日確診超過兩千宗。香港新領導班子上台,應該如何處理好疫情?香港的防疫思維及措施,有甚麼地方需要及早修正?

首先,港府應該盡快推行實名制及有追蹤功能的「健康碼」或「安心出行」。最低限度要進一步擴大「安心出行」之使用範圍,並透過疫苗接種紀錄追查患者及密切接觸者。暫時,市民出入商場及商廈,都不一定會使用「安心出行」。很多港府名義上的強制措施都沒有真正落實,使港府追蹤病毒的能力大打折扣。新領導班子不妨先改善港府的病毒追蹤能力,等到下一波疫情大爆發,港府便可及早做好預防及大規模的隔離措施。

然後,香港曾經爆發過第5波疫情,過百萬人曾染疫。現時單日確診更高達兩千宗。在情在理,港府都應該及早推行「全民檢測」。

上屆領導班子捨難取易,怎樣也不肯嘗試作「全民檢測」,才會釀成大規模的第5波疫情。如今為了避免疫情反彈,並須重新取得內地各省市的信任,港府應該仿效上海及澳門,盡快推行「全民檢測」,直到達至「動態清零」的水平為止。如果新領導班子認為有相當多的市民不願配合,則應該考慮把之變為「強制性」措施,並且使不肯做檢測的人在社區內寸步難行。

值得注意的是,上屆政府以「全民檢測」必須配合「禁足」為由,反過來對「全民檢測」諸多批評。但其實絕大部份內地城市做「全民檢測」之際,都沒有配合「禁足」。現時,澳門已進行了好幾輪的「全民檢測」,都沒有「禁足」的成份。上海因「精準防疫」的路線失敗而導至疫情全面失控,鬧得如此狼狽,市民才需要「禁足」多時。除非香港的確診數字再次攀升至上萬宗的水平,否則為何在做「全民檢測」之時一定要「禁足」呢?

香港只有在防疫措施上與內地接軌,並嚴防海外疫情倒灌,才有機會與內地「通關」。至於對海外「通關」,則要等到全球的病毒逐漸消失才有機會。當然,我們或可等到新款疫苗被證明可有效預防感染,或價廉物美的特效藥終於面世。否則,現實情況是我們根本不存在「先與海外『通關』後,才與內地『通關』」之可能性。

這兩年來,香港商界無法與海外「通關」已頗為不滿。但大家又要想清楚,雖然香港自號為「國際城市」,但全港740萬人裡,有多少名外國人?才不過幾萬人而已!無論在經貿上,還是旅客往來,香港真正離不開的是內地,而絕不是西方諸國。

西方諸國的「如意算盤」自然是先迫令香港放寬防疫措施,然後再倒迫內地與香港「通關」。就算內地及香港爆疫,亦不是資本家所擔心的。西方政客甚至乎不希望內地抗疫成功,樂見內地爆疫。但這兩年來的經歷已可告訴全港所有資本家,這種倒迫內地的方法,有可能奏效嗎?

港府真正可以做的只有兩件大事。其一,就是盡快達至「動態清零」。其二,就是進一步收緊海外的關口檢疫。香港對外的防疫措施應該比內地各大小城市更嚴厲,成為內地與海外的一道「防火牆」,並取得內地各省市的信任,才有可能與內地「通關」。

因此,新領導班子在修正防疫政策之前,先要向香港商界解釋清楚真實的情況,並要求大家配合。此外,港府更應該把醫護界的壞份子清除,才能確保施政順利。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或許有人擔心檢討報告最後會作出問責,要求負責處理疫情的一些高官「人頭落地」。正如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所言,相關檢討工作並不針對任何官員,只是要更好準備和應對下個疾病大流行的來臨,畢竟香港在這次疫情病歿已有逾1.3萬人。當局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就過去三年抗疫工作逐個環節檢視,切實汲取經驗,將有助日後安渡另一個危機。

    戴慶成  20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