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凌:安倍遇襲談保安
日本也有槍擊案了。前首相安倍晉三被槍殺,事件給日本民眾帶來悲傷,給世界造成大影響。受害者是卸任總理,如果是在任,影響更大。槍擊案發生在被稱作最為安全的國家,繼2017年北韓領袖金正恩兄長金正男遇難之後,這是東亞地區又一樁重大的政治刺殺。
為甚麼日本也會發生這種事?在世人眼裡事件詭異,日本的保安鬆懈得說不過去,禁槍令已經禁無可禁。一人作案,案件卻很複雜,警方說槍手對安倍的犯案動機蓄謀已久。
說說他們的保安。安倍出行的當天,保安防範特別鬆懈,在開闊地段,看名人聽演講的群眾雲集,安倍自由走動,瀟灑演講,民眾專注。前後左右,不見穿黑色西服或牛仔褲的高個兒,也不見甚麼人與安倍貼身,保安措施似乎形同虛設。
於是槍手有機可乘,從左後方開第一槍,不果。硝煙冒出之後,依然不見保鏢衝上前去擋子彈,不見躲在哪裡的狙擊手迅速反制。第一次射擊之後,槍手伺機再次抓住難得的時機和空間,靠近一步,再補一槍,第二次擊中了要害。
日本太安全了,世人都知道。據說那天安倍的保鏢不少,依然沒有避免失誤,「太安全了」,他們已經不習慣在保安上大動干戈。普遍意義上講,保鏢的職責是哪裡有危險往哪裡衝,哪裡有子彈去哪裡堵,需要的時候,甚至自己就是人肉盾牌,捨得一己之命,也要為「老闆」擋掉所有的子彈。要始終把「老闆」的安全放在首位,自己的安全永遠次之。特工人員在入職前,一定被告知了這些原則,一定接受了這些特訓。
大國總統出行都是戒備森嚴,一級一級地防範於未然。第一級是貼身侍衛,任務就是為總統擋槍,個個體型彪悍;第二級是身穿西裝或者牛仔褲的特勤特工,人數多達幾百;第三級與當地警方一同執勤,總統車隊所到之處,數公里範圍都要警戒。還有外圍特工,提前勘察地形,安排人手在可能窩藏槍手的危險地帶執勤。還有多輛與總統座駕同款同型的汽車隨行,以假亂真做誘餌。空中有巡邏機,地面有戰車、狙擊手、醫療救援隊,化學專家、生物專家、防爆專家也隨時待命。
一句話,日本太安全了,他們大概以為槍擊案與自己很遙遠。安倍是日本重中之重的政治人物,保安萬無一失,除非是飛彈從遠處下手,不然是不可能有保安漏洞的。保安部門是否有防止槍殺的意識?風險評估做了沒有?沙盤推演算過沒有?預案設定得怎樣?不能說當天的保鏢不負責,不過就是太平之下麻痺了而已。
日本人不像美國人那樣習慣於此起彼伏的槍擊案。據報道,至七月上旬,美國今年大大小小的槍殺案已達309宗。5月中,紐約一家超市10死;5月底,德州一所小學21死;6月初,費城3死11傷;7月4日獨立日,多地的槍案6死11傷。小規模的槍殺案已經上不了新聞,這些,日本人認為跟他們扯不上邊。
一支威力足夠大、尺寸足夠小、後坐力足夠強的槍,可以掩飾成記者使用的相機,槍手可以裝扮成新聞記者的樣子走來走去。這是非常容易的事,有動機的人都辦得到。日本人震驚,全世界震驚,是不是美國的病灶傳到日本了?
這些年來,全世界就數中國和日本等少數國家安全,安全的原因之一是禁槍。日本人萬萬沒有料到,槍擊事件也會發生在他們那個島國。二戰以後除了開頭那些年,日本發生恐怖襲擊的事例相對不多,習慣了太平,少有應對重大槍擊案的經歷。遺憾,現在不太平了!
我想到發生在中國的一件事。多年前我在成都,一位稔熟的同事,他的兒子是軍人,在部隊謀得一個小小的軍銜。那人不知道犯了甚麼神經,偷了一支步槍出售,觸犯了中國禁止私人擁有槍支和禁止違法買賣軍火之罪,被公安機關判了死刑。那是死罪,甚麼關係都沒得講,被按期執行了死刑。就這麼嚴厲!連獵槍和仿真槍也不行,2015年,一名19歲男子因從台灣網購仿真槍而被判處無期徒刑,罪名是「走私武器」。
日本的槍支管理當然也是嚴厲的。按照他們的《刀槍管制法》,日本公民可以合法購買和使用槍支,但是條件極為嚴苛。必須參加射擊學習和考試;必須到醫院進行心理測試和藥物試驗;審查背景,確定沒有犯罪記錄等等。過五關斬六將之後,才能購買一支獵槍或者氣槍,而且槍支和彈藥在家中還得分開存放,告知警方存放位置,每年將槍支交警方檢查。誰若將槍支用在規定範圍之外,面臨的懲罰是最高五年的拘役或者100萬日元的罰金。
除了中國和日本,各國民眾已經習慣了世界不太平。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難啊!即使最安全的日本,也得居安思危,大眾想不到的,權力機關和相關系統要想到。信息化時代的人聰明,能幹,無所不能,自製槍支防不勝防。難以面面俱到,難以管理到家,要敵過這一招,需要更高明的智者和更嚴厲的決策。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