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偉:歷史與未來--中國會「閉關鎖國」還是大門愈開愈大?
在面臨國內外不確定因素之時,中國會作何選擇?是像領導人不厭其煩反覆承諾的那樣,更加開放呢?還是像人們私下所擔憂的那樣,關閉門戶呢?
近三年的新冠「動態清零」政策,使得中國幾乎處於自我封閉之中,同時中美關係又急劇惡化。因此,在這兩個看似非此即彼的問題之間,人們在試圖找出答案。
中國在為將於下月召開的黨的二十大做最後準備,此時這兩個問題顯得更為重要。這也就不難理解,最近一篇有關歷史上「閉關鎖國」政策的學術文章,會在國內外引起如此反響。文章引發了對中國政策走向的擔憂和關注。
這篇題為「明清時期『閉關鎖國』問題新探」的文章認為,從16世紀到19世紀,中國封建統治者並非像人們普遍認為的那樣奉行「閉關鎖國」政策,而是「自主限關」,以保護國家利益和主權,抵禦西方入侵和殖民勢力。
文章的結論是,封建統治者拒絕西方科技,雖然這種「自主限關」政策導致了中國的衰落,但它是符合當時實際的歷史選擇。
這篇長達1.5萬字的文章6月首發在《歷史研究》。這是一份不太知名的學術期刊,其讀者也局限於歷史學界,因此當時並未引起外界的關注。後來,中國歷史研究院在其社交媒體賬號轉發了這篇文章,才引起關注。之後,文章在網上被瘋轉,引發了一場激烈爭論。爭論的焦點不僅是關於這篇文章的用意,還包括對改革開放的承諾是否依然有效。
許多反對者認為,這篇文章是一種赤裸裸的修正主義行為,是在試圖顛覆官方說法,即明清封建統治者推行「閉關鎖國」政策,導致中國地位下降,鴉片戰爭等之後又被迫打開國門。
有些人甚至認為,這篇文章或表明當局是在借歷史修正主義來傳遞一個信息,即共產黨加強了對社會各階層的控制之後及中國面臨前所未有的敵對國際環境之際,當局或需重新考慮開放政策。
他們特意點出中國歷史研究院的官方背景。成立於2019年,它是中國歷史研究的最高機構,得到了中央高層的支持。他們認為,近三年來,在新冠「清零」政策影響下,中國基本上處於與世界隔絕狀態,但這也可以被看做是對中國經濟韌性的檢驗。
但也有評論人士認為,對文章觀點的批評或擔憂,都屬於小題大做。他們認為,它不過是一篇學術研究文章,只是在研究中國歷史而已。
筆者傾向於認同後一種觀點。事實上,這篇文章研究得很充分,觀點持平,簡潔而又令人信服地闡述了封建統治者推行政策的背後邏輯,並突出了這些封建政策何以失敗。然而,由這場爭論所引發的擔憂之心,不應被忽視。
這篇學術文章能在國內外引起如此強烈反響,實在令人關注,引人深思。
之前,很難想像有人會質疑40多年前鄧小平倡導並實施的開放政策。畢竟,改革開放政策,鋪平了中國經濟的騰飛之路。現在,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全球最大的商品貿易國。
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總理李克強等最高領導人一再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只會愈開愈大。
但近年來,中美地緣政治和貿易關係緊張升級,美國開始限制半導體等關鍵零部件的對華出口。在此背景之下,中國經濟重心開始轉向國內。中國還推行一系列政策,包括共同富裕以及主要針對非國有科技和民營教培等行業的嚴厲監管行動。此外,嚴苛的新冠「清零」政策幾乎切斷了中國與國際社會的互動和交往。
所有這些都給人一種可怕的感覺,即中國正退回到一種自我孤立、閉關鎖國的狀態。
中國政府也面臨愈來愈大的壓力,需要對這種看法做出回應。9月7日,中國第三號人物栗戰書出訪俄羅斯,成了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出訪的最高級別領導人。據報道,習近平本人也計劃出席11月在印尼峇厘島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峰會。
同時,黨的二十大將於10月16日在北京召開。習近平將作重要報告,闡述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間內的工作重點。
除非官方給出明確回應,並做到言出必行,否則由這場爭論引發、對中國是否會實施封閉政策的不安和擔憂,就不會消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