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中美新時代正確相處之道

2022-09-26
 
AAA

 20220924071627324.jpg

——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在美國亞洲協會的演講

陸克文會長,

女士們,先生們,

時隔三年再次來到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很高興再同各位朋友見面。

這幾年來,世界發生了很多大事。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肆虐,全球經濟面臨衰退危險,烏克蘭危機升級延宕。糧食、能源、產供鏈、氣候變化等問題日益突出。

這幾年來,中美關係徘徊在建交後的低谷。兩國相互依存的現實被漠視,合作共贏的歷史被歪曲,對話溝通的渠道被堵塞,所謂的“戰略競爭”正在以危險的方式定義、影響中美關係,給兩國人民和世界各國的未來帶來巨大的變數。

顯而易見,中美關係的意義早已超出雙邊,影響全球。國際社會普遍期待中美兩國發揮引領作用,承擔大國責任,穩定雙邊關係,推動全球合作。

去年以來,習近平主席和拜登總統以各種靈活方式進行了多次戰略溝通。習近平主席指出,中美能否處理好彼此關係,攸關世界前途命運,是兩國必須回答好的世紀之問。拜登總統表示,美中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如何發展將塑造21世紀的世界格局。

兩國元首都認為中美關係只能搞好不能搞壞,都認為中美不應該衝突對抗,都主張兩國加強交流合作。拜登總統多次強調,美方不尋求打“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獨”,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世人都期待美方能把這些重要表態真正落實在行動上。

兩個優秀的樂團合作,首先需要指揮家確定共同的基調,同時也需要所有的演奏者按照同一套樂譜,發出和諧的音符。但大家看到的是,美方的團隊似乎拿了兩套樂譜,並沒有把領導人穩定雙邊關係的政治意願轉化為合乎邏輯的政策,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都感到困惑,也當然會提出以下疑問:

美方炮製莫須有的“民主對抗威權”敘事,刻意放大中美意識形態對立,將矛頭指向中國的政治制度、發展道路和執政黨。這種情況下,如何履行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的承諾?

美方把中國定義為“最主要對手”和“最嚴峻長期挑戰”,實施全方位遏制,試圖通過“塑造周邊戰略環境”來圍堵中國,還脅迫各國選邊站隊、編織各種排除中國的“小圈子”。這種情況下,如何避免發生新的冷戰?

美方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執意在25年後再次允許眾議長訪台。一次次官方往來,不斷提升實質關係,一次次售台武器,甚至包括很多進攻性武器。最近又在推進審議所謂“台灣政策法案”,企圖從根本上動搖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構成的中美關係根基。這種情況下,如何兌現不支持“台獨”的重要表態?

美方持續對華貿易戰,即使被世貿組織判定違規,仍執意對約36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高額關稅,同時單邊制裁中國企業的單子越拉越長,已經達到1000多個實體和個人。這種情況下,如何來維護中美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

美方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和發展權益的問題上沒完沒了地挑釁,同時又提出要保持關係穩定,避免衝突對抗,這在邏輯上和現實上都是矛盾的。

癥結在哪裡?從根本上講,還是美方對中國、對世界、對自己的認知出了偏差,無論是挑動“全面對抗”,還是鼓吹“戰略競爭”,都偏離了中美關係的正確軌道。

這種偏離是危險的,代價也將是高昂的。陸克文先生將當前的中美關係比喻為置身裸露電纜的潮濕車間,約瑟夫·奈先生則形容為可能步入新冷戰的“夢遊綜合症”,美國如果沿着零和博弈的思維處理中美關係,繼續用“政治正確”來誤導對華政策,不僅解決不了自身的問題,還會使中美關係走向衝突對抗的終點,我們要大喝一聲,是時候要認真反思,重回正軌了!

女士們,先生們,

今年是尼克松總統訪華50周年,也是“八一七公報”發表40周年。歷史是重要的,有了歷史才有現在,珍視歷史才有未來。

我前幾天專門拜訪了基辛格博士,再次共同回顧了50年前中美雙方達成共識的曲折故事和其中蘊含的智慧胸懷。中美從接觸第一天起,就知道是在和一個很不相同的國家打交道。但這些差異的存在,並沒有妨礙兩國打破堅冰建立外交關係,也沒有妨礙雙方基於共同利益深化合作,更沒有妨礙雙方為世界和平繁榮做出共同貢獻。

展望未來50年,中美關係能否健康穩定發展,仍然取決於我們能否正確對待這些差異,並以此為基礎追求各自和共同的利益。

關於中美兩國的正確相處之道,習近平主席已經給出了明確答案,那就是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這三項原則是審視中美關係半個多世紀風雲跌宕得出的重要論斷,也是當今時代大國之間彼此交往的正確之道。

我首先談相互尊重。

沒有尊重,就談不上信任,沒有信任,就無法避免衝突,也談不上真正的合作。這是中美交往積累的重要經驗,也是雙邊關係重回正軌的基本前提。

50年前發表了“上海公報”,雙方同意不論社會制度如何,都要尊重彼此主權和領土完整、不侵犯別國、不干涉別國內政。50年後的今天,這一指導原則更具有現實意義。我們可以清晰地認識到,中國不會成為另一個美國,美國也無法按自己的好惡改變中國,雙方誰也打倒不了誰,這就需要尊重彼此的選擇。

把自己的選擇定義為民主,把對方的選擇定義為威權,把成功定義為改變對方,既不符合事實,更不現實。

我們尊重美國人民選擇的發展道路,樂見美國開放自信、發展進步。美國也應當尊重中國人民選擇的發展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這條道路,是中國人民自己走出來的,也有着清晰的歷史邏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在救亡振興的道路上艱辛探索,包括西方體制在內的各種方案輪番出台,但都因水土不服,以失敗告終。直到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國的傳統文化相結合,才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了民族獨立和解放,並最終找到了走向繁榮富強的正確道路。

這條道路,開闢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廣闊前景。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用短短几十年時間,從積貧積弱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用全球9%的耕地養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形成了4億以上的中等收入群體。14億中國人民走向現代化,邁向共同富裕,將是人類發展歷史上的奇蹟。

這條道路,為中國人民帶來了真正的人權和民主。我們建成了世界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和義務教育體系,把人的全面發展放在第一位,讓每一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我們把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結合起來,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得到全體中國人民的衷心擁護。美國權威機構民調也顯示,中國民眾對政府的支持率連年高達90%以上。

與此同時,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的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中國人均GDP才剛過1.2萬美元,排在世界60多位。人類發展指數的排名仍在70多位。我們首要的任務仍然是集中力量,實現更平衡、更充分的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們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同時也願意與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開展互利互惠合作,為中國發展創造有利外部環境。

中國人民歷經5000年悠久文明的洗禮,既自信自立,又謙遜包容。我們將沿着自主選擇的道路和方向堅定不移地走下去,並走得更穩、走得更好。我們也願繼續借鑒一切國際上的有益經驗和人類文明成果,始終張開雙臂擁抱世界,把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一些人擔憂中國會輸出意識形態,威脅別國的價值觀,這完全沒有必要。歷史上的中國就沒有傳教佈道的做法,今天的我們也沒有輸出制度和道路的想法。2500年前的中國先賢就用“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來概括宇宙和大自然法則中的相互包容精神。今天的我們,應該有比古人更開闊的胸懷來看待差異,以相互尊重的態度來接受不同,並積極追求和而不同的境界。

我接下來說和平共處。

是夥伴還是對手,是合作還是對抗,這是中美關係的根本性問題,不能犯顛覆性錯誤。要守住和平的底線,必須做出正確的抉擇。

我在這裡要明確地告訴各位,中國的選擇是和平,堅持的是和平發展,對中美關係的最基本期待是和平共處。

一些人看着中國一天天發展起來,就把中國當作假想敵,形成了所謂的“威脅膨脹”,這是典型的過度焦慮,完全沒有必要。

中國人沒有擴張脅迫、稱王稱霸的基因。恰恰相反,“好戰必亡”“國霸必衰”是中國人信奉的箴言。   

600年前,中國明朝航海家鄭和就曾率領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船隊7次進行洲際遠航,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還早。但是中國人沒有搞任何殖民、殺戮、搶劫,而是給各國送去了茶葉、絲綢、瓷器。

我曾經在伊斯坦布爾這一東西方文明匯合之地參觀過歷史博物館,左邊展廳展出土耳其同中國交往的文物,主要是絲綢、瓷器等;右邊展廳是土耳其同西方交往的文物,擺滿着劍、槍和鎧甲。這是完全不同的歷史敘事。把發展的能力等同於擴張的意圖,用傳統大國走過的老路來預測中國,都將形成嚴重的誤判。

今日之中國是歷史中國的傳承和發展。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們從未主動挑起一次衝突,從未侵佔別國一寸土地,從未發動過一場代理人戰爭,從未參加過任何一個軍事集團,是全世界和平紀錄最好的大國。我們將堅持和平發展寫入執政黨黨章,也是世界上唯一將和平發展寫進憲法的大國。中國堅持不稱霸、不擴張、不脅迫、不謀求勢力範圍,與各國和平共處,無疑是對全球戰略穩定的重大貢獻。

中美實現和平共處,要遵循雙方均認可的規則。在雙邊層面,應當是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以及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而不是將本國國內法強加於對方。在國際層面,應當是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這一規則和秩序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付出巨大代價創立的,也是用3500多萬中國人傷亡的重大犧牲換來的。作為聯合國發起國和第一個在憲章上簽字的國家,中國沒有理由,更沒有必要另起爐灶、另搞一套。中美有責任共同維護好這個秩序和這套規則。美方經常提及“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如果指的是上述規則,中方沒有異議。但如果指的是別的沒有國際普遍共識的東西,那美方沒有權利強加於人。

中美實現和平共處,最大的障礙是冷戰思維。正如殖民觀念在20世紀逐步被拋棄,冷戰思維在21世紀也早已過時。美國有些人希望模仿當年對蘇聯的遏制來打壓中國,希望通過“印太戰略”等地緣遊戲來圍堵中國,這註定是徒勞的。因為,中國不是前蘇聯,世界也不是以前的世界。只有從冷戰舊夢中及早醒來,才能以冷靜、理性、現實的態度看待和處理中美關係。

第三是合作共贏。

任何合作都不可能建立在你輸我贏的基礎上。合作共贏不僅可能,也是必須。這正是中美關係半個世紀以來的真實敘事,也是雙方應當繼續爭取的共同目標。

中美社會聯繫之密,利益交融之深,在大國中首屈一指。疫情之前,每周有300多個航班往來於中美之間,每年有500多萬人次跨越大洋兩岸。兩國曾經建立了100多對各類對話交流機制,還有50對友好省州和234對友好城市關係。即使在疫情肆虐和美國強征對華關稅的情況下,2021年兩國貿易額仍高達7500億美元,同比增長28.7%,雙向投資已達到2400億美元,66%的在華美國企業計劃增加對華投資。我這次來也同美國商界代表舉行了座談,大家都認為中美合作為兩國和世界人民帶來了福祉,都期待在中國市場實現自身更大發展。這些客觀的事實和數據充分說明,中美人民的意願是合作,中美合作的動力是共贏。

近來,美國個別人士說“合作共贏只是政治口號”。我們對此不能苟同。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具有高度互補性,無論經貿、能源、科技、教育、人文等諸多領域,都存在廣泛合作空間,在抗擊疫情、恢復經濟、應對氣變、反恐、防擴散、解決地區熱點等全球性議題上承擔著重大責任。雙方還曾攜手打擊恐怖主義、應對金融危機、阻擊埃博拉病毒、引領達成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合作辦成了一件件造福世界的大事好事。合則兩利,斗則俱傷,這是中美打交道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合作始終是中美兩國的最好選擇。

中國不否認中美之間在經貿等領域存在競爭,也不懼怕競爭,但我們不贊同簡單地以競爭來定義中美關係,因為這絕不是中美關係的全部和主流。同時競爭也要有邊界,更要講公平。要遵守公認的規則,而不是只想着削弱別國發展能力,剝奪對方正當權益。要進行良性而不是惡性競爭,要你追我趕而不是你死我活。

大家都熟悉華為的例子,對一家100%的民營企業,美國竟然動用政府的力量在全球範圍打壓,甚至威脅各國不得使用華為設備,否則就將承擔後果。這顯然不是公平競爭。美方基於意識形態,泛化國家安全,構築“小院高牆”,鼓動“脫鉤斷鏈”,推行“友岸外包”,搞“印太經濟框架”,建立“芯片聯盟”,這顯然也不是良性競爭。不僅無益於美國自身發展,也會擾亂全球經濟合作。

中國是在改革開放、與世界融合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我們不會也不可能與世界脫鉤。中國致力於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同世界建立更緊密聯繫。我們正在以更短的負面清單、更好的營商環境,為全球夥伴提供廣闊合作機遇,也歡迎美國企業在中國市場得到更大的發展。

在平等尊重前提下,中方願同美方開展更多和更好的合作。布林肯國務卿在對華政策演講中提出美中的六大合作領域,我在巴厘島與布林肯國務卿會晤時,提出了中美8個領域合作清單。雙方還可以共同把合作清單拉得更長,把合作蛋糕做得更大。中方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等公共產品始終向包括美國在內的各方開放,也願與美方提出的倡議開展對接,實現中美雙贏和世界共贏。

既然是合作共贏,自然離不開必要的條件和氛圍。美方不能一方面損害着中方核心利益,一方面又要求中方無條件合作。這一邏輯不能成立。我還要強調的是,無論中美關係如何,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都將一如既往積极參与應對各類全球性挑戰,履行中國責任,做出中國貢獻。希望美方也採取同樣的態度。

女士們,先生們,

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三個聯合公報是中美關係最重要的“護欄”。當前,台灣問題越來越成為中美關係的最大風險。處理不好,很可能對兩國關係造成顛覆性破壞影響。

討論台灣問題,首先要明確的前提是,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中國政府對台灣的有效行政管轄可上溯千年。1895年日本通過侵略戰爭,逼迫清政府割讓台灣及澎湖列島。這是中華民族蒙受的一段恥辱,而兩岸中國人反抗侵略、反對分裂的鬥爭從未停止。

1943年中美英三國政府發表的《開羅宣言》明確規定,要把日本竊取的中國領土,包括台灣、澎湖列島歸還中國。1945年中美英共同簽署的《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同年9月,日本簽署《日本投降條款》,承諾“忠誠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項規定之義務”。通過上述一系列具有國際法律效力的文件,中國已從法律和事實上完全收復了台灣。

顯而易見,一個中國構成了二戰後國際秩序的組成部分,一個中國原則已成為公認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1971年聯大第2758號決議不僅徹底解決了包括台灣在內全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也完全封堵了在國際上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任何空間。50年來,聯合國對台灣使用的稱謂一貫是“中國台灣省”,這就是台灣在國際法上的唯一地位。181個國家同中國建交時的政治前提同樣是認同和堅持一個中國。

美方對台灣是中國一部分也是有過明確承諾的。從1972年的“中美上海公報”,到1978年的“中美建交公報”,再到1982年的“八一七公報”,白紙黑字、一清二楚: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國歷屆政府均明確要奉行一中政策,多位總統作出過反對台灣“獨立”的表態,這些都記錄在案。

但需要指出的是,中美建交後不久,美方就出爾反爾出台了所謂“與台灣關係法”,之後又內部搞出一個所謂“對台六項保證”,不斷虛化掏空一中原則。這兩個東西完全是美方單方面炮製的,與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背道而馳,因而從一開始就是非法的,也是無效的,中國政府一直明確反對。

正如美國不會允許夏威夷被分裂出去一樣,既然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就有權利維護國家的統一;既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就不應允許台灣當局加入任何具有主權意涵的國際組織;既然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就不應與台灣開展官方往來。這是再明白不過的道理。

美方近來不斷提及“台海現狀”,甚至指責中方“改變現狀”。這與事實恰恰相反。坦率地講,正是在美方的插手和縱容下,“台獨”勢力在島內滋生蔓延,不斷改變大陸台灣同屬一中的根本現狀,進而對台海和平穩定構成了最大威脅。台灣的民進黨當局拋棄了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破壞了兩岸關係得來不易的和平發展局面,執意推行“漸進式台獨”。他們在黨綱中公然鼓吹“台獨”,拋出“新兩國論”,在台灣強行推行“去中國化”,煽動兩岸對立,阻撓兩岸交流。“台獨”這頭破壞力極強的“灰犀牛”正在向我們衝來,應當予以堅決制止。 

在世界大國中,中國是唯一沒有實現完全統一的國家,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和期待,也是中國憲法的明確規定。“和平統一、一國兩制”這一基本方針,最符合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整體利益,是解決大陸和台灣制度不同的最現實、最包容方案,是和平的方案、民主的方案、善意的方案、共贏的方案。兩岸制度雖然不同,但這絕不是統一的障礙,更不是分裂的借口。我們始終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追求和平統一,但絕不會容忍任何旨在分裂國家的活動。我們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針對的是觸犯《反分裂國家法》的行為,絕非針對台灣同胞。制止“台獨”分裂,捍衛領土完整,維護台海和平,是中國依據國內法、國際法行使的神聖權利。

台灣問題因中華民族弱亂而產生,也必將隨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解決。這是歷史大勢,也是人心所向。美方應該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女士們,先生們,

再過不到一個月,中國共產黨將召開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科學規劃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中國的發展藍圖。從誕生之日起,中國共產黨既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也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我們將繼續秉持這樣的初心和使命,堅守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同各國人民一道,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女士們,先生們,

習近平主席曾說過,“過去50年,國際關係中一個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中美關係恢復和發展,造福了兩國和世界。未來50年,國際關係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中美必須找到正確的相處之道”。我們希望,中美雙方能從歷史經驗中尋求現實的啟迪,匯聚前行的力量,共同探索構建新時代的中美關係,共同創造中美兩國的美好未來!

謝謝大家!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中美聚焦》

 

延伸閱讀
  • 一些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戰略界人士近年開始鼓吹「中國崛起到頂論」,試圖從發展預期層麵塑造中美競爭議題。美國塔夫茨大學教授邁克爾·貝克利等人認為,由於老齡化嚴重、資源匱乏、財政壓力加大、西方對華脫鈎等因素,中國的發展會在未來數年陷入停滯,中國的崛起將會終結,中國在經濟規模上不會超越美國。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不僅難以維持自身對其他國家的經濟吸引力,也會因為內部的挑戰而變得更加具有「侵略性」,這構成了一種「崛起到頂國陷阱」

    趙明昊  202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