弈秋:通脹是香港2023的大敵
英國政府最新公布通脹率達11.1%,全國嘩然,「生活成本危機」每天都是當地頭條新聞,經濟已是爛攤子一團。
在香港,我們較幸運,背靠祖國,日用品價格還未狂升,但食物價格升、的士小巴加價、地鐵愈加價愈多事故,本月底的電費調整相信也只會上升。大家都會已經或很快感覺到通脹嚴重。
這次通脹其實是多年來歐美超寬鬆貨幣政策的後果。史丹福大學經濟學約翰.泰勒教授就指出通脹急升在2021年中開始 ,原因是低利率引致的貨幣供應上升。之後的俄烏戰爭當然也有影響。俄烏戰爭打亂了全球的能源和糧食供應,煤、石油、天然氣價格也急升,歐洲的能源短缺情況十分嚴重。
倫敦的電費自2021年開始升了約1倍!柏林的電費也升了近一半。為了省電,歐洲各師各法,丹麥宣佈要減少聖誕節裝飾;芬蘭要求大家減少焗桑拿;法國限制暖氣溫度至19度,公共暖水池也要「降溫」;德國的公共設施不再提供熱水,晚上也要熄燈 。
相對之下,香港真的算走運。由於香港電力供應有約3份之1由大亞灣核電廠輸入,而核電廠不受煤和天然氣的價格影響,所以電費相對穩定,上年到現在都是升了15%左右。另外香港的糧食主要來自內地和東南亞,未至於出現糧食短缺。大家可以繼續睇聖誕燈飾、繼續開冷氣、沖熱水涼。
這次也是香港重新檢視能源供應的好機會。根據政府公佈的《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香港要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的目標。發電佔香港的碳排放總量約66%,所以減少燃煤、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大趨勢,對穩定能源供應的長遠好處。兩間電力公司已計劃興建海上的風力發電場,是減碳的重要一步。
大家也絕對不能掉以輕心,通脹對基層市民生活影響甚鉅,扶貧改善經濟工作一定要加快加強,否則明年我們受到經濟衰退加通賬雙重打擊,情況可以很糟榚。
撰文: 弈秋 公共事務顧問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