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專新勢力:推動智慧魚塘 IVE生開發生態管理平台

2022-12-16
職專達人
資深專上教育工作者
 
AAA

WhatsApp Image 2022-12-16 at 4.53.27 PM.jpeg

傳統漁業以往主要以人力進行水質監測,但隨著科技發展,漁業亦引入科技推動行業數碼化,增強競爭力。筆者知悉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軟件工程高級文憑畢業生結合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術,花近半年時間設計及開發了一套智能魚場生態管理平台系統,期望促進智慧魚塘的養殖模式,減少人力成本。

01.jpeg

(IVE軟件工程高級文憑畢業生陳浩弘(右一)與團隊合作開發第一代智能魚場生態管理平台系統。)

名為「AquaMon」智能魚場生態管理平台系統,讓養殖戶可在網上實時得知水質等不同數據及狀態,包括水溫、含氧量、酸鹼度等,不受時間及地域限制,既省時又減少人力輸出。系統先從魚塘傳感器中收集數據,每隔15分鐘會自動上傳到數據庫及更新,結合成大數據後,隨即分析魚塘的水質變化及當前狀態。一旦發現水質有異,系統則會發出警報及提示訊息,確保魚塘保持最佳環境參數。

02.jpeg

(系統先從魚塘傳感器中收集數據,包括水溫、含氧量、酸鹼度等,每15分鐘會自動上傳到數據庫及更新,結合成大數據後分析魚塘的水質改變及當前狀態)

03.jpeg

有份參與系統開發的IVE軟件工程高級文憑畢業生陳浩弘(Owen)認為,智能魚場生態管理平台系統集自動化和數據化於一身,是推動水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他指為研發系統的過程具挑戰性,例如要學習及編寫新語言「NodeJS」及「React」。其次他與組員亦要尋找不同魚類的圖片及影片,利用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訓練AI辨認及計算不同魚類的外表及型態,讓系統能為特定魚類判斷適合的水質而作改變預測。他說:「這個項目是我首次與團隊合力設計及開發一套應用軟件,不但應用平時IVE課堂上所學的數據科學、編程和雲端計算專業知識,亦能夠涉獵環境學的跨學科知識,獲益匪淺。」

04.JPG

(第二代智能魚場生態管理平台系統剛於VTC「新世代 新技能」博覽中展出。系統現時主要用作教學及學生實習用途,希望日後有更多AI訓練,如分析及預測各種天文現象對魚塘水質的影響,使系統亦更趨完善。)

項目的指導老師IVE(柴灣)資訊科技系講師黃衡哲表示:「有不少業界人士曾表示對『AquaMon』感興趣,有意到本地自家魚塘試行這套系統,我們期望日後系統可推出市場應用。現時系統主要用作教學及學生實習用途,希望日後有更多AI訓練,如分析及預測各種天文現象(例如是酸雨及颱風)對魚塘水質的影響,使系統更趨完善,有更佳的使用者體驗。」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