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賢力量:課程需改革 創科須實踐
作者:政賢力量青年時事評論員張運強
為了完善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迎合「互聯網+」的國家策略,協同發展機制,中央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推動香港「再工業化」,發展高增值的工業。其目的是趕上全球的「工業4.0」高端製造業的新潮流。國家《二十大報告》亦指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高質素的勞動人口是香港創科發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教育局雖就創新科技教育制定了學習方向和目標,但當中的課程設計、實踐方式等有不少問題,令培養和提昇香港青少年的科技素養效果成疑。
只論成績扼殺創科種子
目前政府對學生於創新科技的培養較傾向以撥款方式支援。例如,在「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中,從2019年至2022年三個學年間,向每間公帑資助中學提供100萬的資助,以提升校內資訊科技設備和設施。可是,只以硬件升級不能大幅提昇青少年的科技素養,香港學生的個人價值往往取決於學業成績,花費了大量時間去操卷應付考試,欠缺時間和空間去發展個人興趣,更遑論對創新科技產生深入的興趣和理解,結果令學生只「求分」非「求真」。建議政府參考芬蘭的教育制度,循序漸進地進行教育改革,減少考試文化,將學生從日復一日的功課和考試壓迫中解放出來,讓他們重新對學習產生興趣。同時,仿效芬蘭LUMA2020 計劃,啟發和激勵兒童和年輕人大力學習數學、科學和技術,在不同學習階段包括幼兒園、小學、高中、職業學校和社區興趣學校,學習可持續發展(如氣候變化和循環經濟)、數學(如藝術、經濟學和統計學)和技術(如移動設備、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等不同範疇的最新知識,才能讓學生和青少年有足夠的平台和氛圍持續學習。
參觀講座不是真正實踐
其次,「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內容包括舉辦人工智能課程和流動應用程式編程班,以及參加機械人競賽等,近日舉辦的創科博覽則推動針對香港青年的創科交流教育活動,帶動青年到內地參觀,但作用遠遠不夠。例如,「中學資訊科技增潤計劃」中參與計劃的學校帶領學生參觀了商湯科技,了解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的歷史,亦有學生參觀了深圳華為基地,聽取有關雲計算和大數據的分享會。但是科技素養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聽了幾個分享會便能掌握現今科技歷史,或是參加了編程班,便懂得理解和實踐尖端科技去改善生活和解決問題。講座參觀和編程班只是培養創科興趣的誘發點,要有長遠而持久的發展,必須有更多「動手做」的機會。參考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成立了一個為期3年名為「STEM-Inc」的計劃,讓初中生到現實生活中的科技創新企業進行實習和交流,從而透過長期實習的機會幫助青少年構建科學精神和科學思維,讓創新科技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建議政府增撥資源,為大灣區大學、創科企業、具經驗的民間團體牽線,設立更多針對學生實習和交流計劃。同時,亦要加強學校師資的培訓和支援,幫助他們掌握各種日新月異的科技和技能,只有軟硬件都能全方位提昇,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亦能得到支持和啟發,香港才可以真正培養具創科能力和視野的人才。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