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澤榮:通關暢順不應自滿 復甦經濟不能躺平
香港與內地星期日起恢復免檢疫通關,兩邊各有六萬個入境配額,出入境人數大約九萬人,首日未有用盡配額,有點出乎意料,但見過關大致暢順,避免有混亂情況,未嘗不是好事。
內地部門在星期日才開始復辦「自由行」及商務來港簽注,這解釋到為何通關初期,未有大量內地旅客一下子湧港。另一方面,疫情嚴重,亦減少了兩地人過境遊玩的意欲。一般預期,農曆新年和之後,兩地出入境人數會逐步增加,希望當局會在此段時間前後進一步放寛人數限制,到疫情平穩,旅客出入境將可回復疫前水平。
現時無論是由香港人入境內地還是由內地人到香港,都要有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這也是一個控制人流的措施,因為市民要事先做核酸檢測,不能隨心所欲過境,而且要付費做核酸,旅客或只在核酸證明有效的時間內逗留,避免多做一次付費檢測,大大限制旅客行程。對香港和大灣區其他城市的旅遊業都不利。建議政府盡快將核酸陰性證明要求放寛到72小時,短期內接受快速檢測結果。
澳門政府推優惠吸旅客
港府在通關前後,展現出應有的謹慎,免檢通關初期每日出境限額六萬人,比想像中多,限額未用盡,反映名額訂得合理。但今次通關,涉及民生大計,政府不應以為只要逐步放寛人數限制,直到取消限額之日,就能令香港經濟自動回復往昔,誰保證得到? 澳門政府剛剛宣布推出船票車票「買去程送回程」優惠,吸引香港人過境逗留至少一晚,鼓勵消費和旅遊。澳門這一措施別樹一幟,港府又有沒有奇謀妙策吸引海內外旅客來港消費?
特區政府至少應以不同方式推動旅遊業和零售業,加強向內地旅客推廣香港新的旅遊景點,例如M+和故宮文化博物館的一日文化藝術遊,或舉辦香港電影展等大型活動,藉機推動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奠定香港旅遊業新的特質。另一方面,政府可在大灣區城市宣傳推廣香港的購物天堂美譽,引發來港興趣,特別是利用網上宣傳,本小利大,無遠弗屆。疫情打擊香港經濟,無論是官、商、民,都不應坐着等內地旅客通關後,必定幫我們復甦經濟,自己也要做好本份、也要加強宣傳,本港經濟才會在新一年「兔氣揚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