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鋒:德國正站在危機與轉折的歷史關口
作者:上海外國語大學研究員姜鋒
對剛剛過去的2022年,德國人以「時代轉折點」來形容自己國家承受的歷史性劇變。深度參與俄烏衝突和對俄制裁是這一「時代轉折點」的核心標誌,也是觀察分析德國當前政治經濟和社會動態的基礎。局部看,是烏克蘭危機引發了層層危機浪潮;全局看,則是德國內外關係失衡,被迫進行戰略調整。2023年,德國將面臨內外更大的考驗。
在對外關係上,冷戰後的德國得益於穩定的俄羅斯廉價能源供應、不斷擴大的中國市場、相對平等的歐美軍事安全合作以及基本平衡的歐盟內部互動等「四大支柱」,能夠在國際舞台上左右逢源,發揮着「建設性中間人」的作用,在受到各方尊重的同時,不斷實現和鞏固德國自身的利益,擴大良好的國際形象。然而,烏克蘭危機卻引發上述四個支柱發生不同程度的動搖:對俄關係瀕臨全面崩潰,對美關係深陷安全依賴,對華關係信任搖擺,在歐盟內部「新賬舊恨」皆不安寧,德國對外關係出現嚴重失衡。
在內政關係上,烏克蘭危機增強了德國社會輿論層面上「同仇敵愾」的價值觀、正義感和政治身份認同,也同時激化了已有的社會矛盾,加深了社會不同階層和不同意見群體間的分裂。因捲入衝突遭受的能源危機深度波及德國經濟運行和社會生活,不滿情緒在深度擴散。
對俄對美關係被深刻改變
去年2月24日俄烏衝突爆發,美國領導下的歐洲捲入了一場與俄羅斯的涉及軍事、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的全方位「持久戰」。德國二戰後「永不再戰」的信條被「為和平而戰」的「新原則」所替代,軍備和戰爭不再是政治話語的禁忌,而成為表達德國「新道義觀」的標誌,劃分敵我的尺度。試圖客觀分析北約東擴導致俄羅斯出兵烏克蘭的觀點,受到主流輿論的打壓。
一方面,在上世紀和平主義運動中興起的綠黨執掌德國外交大權,成為推動向烏克蘭提供攻擊性、殺傷性武器的主要力量;另一方面,美軍教官在德國領土上訓練烏克蘭士兵如何使用北約制式武器,這些行動即使按照德聯邦議會研究諮詢機構的標準,也已構成定義參戰者的主要構件。德國參與或推動了歐盟對俄的九輪制裁,涉及政治安全、經濟金融、社會文化和個體生活等眾多領域,德俄關係進入全面崩潰的邊緣。
與德俄關係走向全面崩潰相反,美國開始全面嵌入和影響着德國,這是德國精英層不願聽到的評價。在他們的信念中,德國是獨立國家,還要大力推動歐盟的戰略自主,怎麼能說或暗示德國是美國的附庸?現實的發展卻表明,德國和歐盟追求戰略自主與對美國的依賴形成了現實悖論。
歐盟自己很清楚,沒有美國支撐,俄烏衝突不可能形成今天的局面;依賴美國,德國也保護不了自己的主權利益。去年初,德國總理朔爾茨在白宮被問及「北溪-2」天然氣管線的前景時,是美國總統拜登作答稱:如果俄羅斯侵入烏克蘭,我們要終止它。在場的朔爾茨隻字不提「北溪」。這讓分析人士詫異,德國是「北溪」項目的主要合作運營者之一,但「北溪」的命運要由美國來決定?
去年9月,「北溪」輸氣管線在海底被炸壞,俄羅斯對德出口能源最重要渠道被終止。德國軍事專家哀嘆,德國都沒能力捍衛自己的主權資產。曾先後擔任過德國社民黨和左翼黨主席的拉封丹甚至認為,美國就是「北溪」管線的破壞者。到底誰是破壞者,各方至今諱莫如深,但各界的共識是,德國和俄羅斯是這次「北溪」管線爆炸的最大輸家,美國卻是最大獲益者,起碼是得其所願。俄羅斯失去了一個可以對歐洲施展能源戰略影響的抓手,德國經濟則被切斷了一條動脈,能源危機迅速擴延。
能源危機激化社會矛盾
據聯邦能源和水利經濟聯合會2022年12月底最新數據,德國家庭用電價從2021年每千瓦時32.16歐分上漲到40.07歐分,漲幅達到四分之一,而10年前的2012年每千瓦時電價是25.89歐分;居民用天然氣價格上漲幅度更大,從2021年每千瓦時的7.06歐分攀升到20.04歐分,漲幅高達近三倍,採購價格則猛漲5倍多 。所幸今年是暖冬,能源消耗減少,價格暫時趨緩。
能源是工業生產和現代文明的動脈,德國聯邦政府不得不採取能源急救措施,一方面尋找替代俄羅斯能源的新方案,從中東、中亞、非洲等地區進口石油和天然氣。另一方面實施大規模舉債補貼。自2023年起德國為居民和小企業設定天然氣固定價格,超出部分由政府承擔,以此緩解居民和小企業的經濟壓力,穩定社會經濟預期。但反對者擔憂這樣寅吃卯糧的做法會擾亂經濟生活本身的規律,人為改變經濟秩序會帶來長期負面影響。
能源價格猛增使很多企業難以承受,企業倒閉數量在去年初低於上一年度同期數據,但到下半年卻增長了三分之一還多。哈勒經濟研究所和聯邦工業聯合會的數據顯示,企業倒閉的主要原因是能源價格上漲帶來過重的生產成本,三分之二的企業面臨巨大挑戰,三分之一的企業掙扎在生死線上,而且,目前還看不到改善的趨勢。分析者悲觀地預計,2023年德國經濟仍難以完全走出能源危機造成的困境。
烏克蘭危機加劇了德國近年來社會發展失衡的問題。能源價格暴漲,通貨膨脹達到歷史罕見的兩位數;居民收入相對下降,貧困線人口達到1380萬之多。德國全國慈善供餐協會去年底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960個慈善供餐點中有60%以上的站點前來討飯人員上升,多數供餐點人數上升50%以上。與此同時,向慈善供餐機構捐贈的規模在大幅下降。多年來,中產階層居民經濟狀況出現下滑,每四年一次的聯邦政府「貧困問題報告」指出,新冠疫情大流行使四分之一家庭的收入降低,富人更富、窮人更窮的現象趨於嚴峻。新冠疫情和烏克蘭危機進一步使生活困難的群體雪上加霜,社會矛盾加劇。
社會政治矛盾方面,「末代運動」和「帝國公民運動」在2022年的迅速興起和極端化發展格外醒目,顯示出青年一代和老年一代正分別從「左」和「右」兩個極端挑戰德國現有社會制度,社會衝突不斷出現。絕大多數由青年學生、學者和藝術界人士組成的「末代運動」迅速崛起。其成員認為,地球即將因人類的破壞而毀滅,世界已經到了最後一代,公民必須採取堅定行動,讓不作為的政治有所作為,使沉溺於消費的民眾理性覺醒。為此,他們自去年年初起對輸油管道採取官方定性為「破壞」的行動,用塑膠把自己的手臂粘連在道路上先後封鎖了柏林、慕尼黑、萊比錫等很多城市的主幹道和機場,刻意製造上下班等繁忙時段的交通堵塞,通過引起民怨激發民眾的環保自覺。
與青年人「快閃」崛起的「末代運動」不同,產生於上世紀80年代的 「帝國公民運動」則已有四十多年的歷史,其主要成員是退休公職人員和傳統沒落貴族,他們從根本上否認聯邦德國的歷史合法性,反對外來移民和猶太勢力,認為德國是美國的附庸等。他們不僅有自己的「法理」和意識形態,還積蓄軍事力量,密謀推翻現行政府,取而代之。
去年12月初,德國警方在全國11個州對「帝國公民運動」的居點開展戰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搜捕行動,發現了大量軍事裝備。一時間,德國挫敗政變的消息轟動各國。不管是「末代運動」的「除舊」,還是「帝國公民運動」的「復舊」,德國社會政治左右兩端的力量近年來都出現極端化發展,這是德國整體社會分裂現狀的「晴雨表」。
對華關係信任基礎承受考驗
2022年德國新政府在對華政策上「價值干涉主義」傾向加重,反華議題成為一些政客攫取政治資本的工具。聯邦政府一些要員及其部門無視中國對德發展友好關係和互惠合作的誠意,不斷撼動長期平穩發展的中德關係的信任基礎。
從近期媒體透露的德外交部涉華戰略文件草案內容看,雖然文字上以「夥伴、競爭者和制度對手」來定位對華關係,但給人的印象卻是外交部長貝爾伯克千方百計地試圖限制對華交流與合作,把中國硬推到「威脅」甚至是「敵人」的位置上。德國一些政治要員為撈取自己政治資本甚至拿台灣問題做文章,衝擊中德關係的政治基礎。一些學者片面解讀中國,甚至以反華為業,給德國政治決策「吃偏食」,專業偏見與政治誤判相互作用,在對華關係上走極端,推動德國社會的對華負面認知,損害中德關係的社會基礎。
另一方面,德國總理朔爾茨強調不搞「對華脫鉤」政策,不搞針對中國的結盟,展現出政治務實理性。不少經濟和社會人士對一些政客在中德關係上的短視和投機十分不滿,一再提出批評,警告破壞中德關係將使德國蒙受巨大損失。中德關係的信任基礎正受到嚴峻考驗,但持續穩定發展的基礎尚存。
2023年,如何讓戰爭不再是政治的工具,更不再是政治的目的,避免俄烏衝突演變成災難的大決戰,讓和平回到歐洲;如何讓國與國經貿關係正常開展,為動蕩的世界帶來穩定與福祉,避免人類賴以生存的經濟關係出現大斷裂;如何不再舉着價值觀「招牌」對他國指手畫腳,少操心別人的靈魂,多增進不同文化和國家之間的理解與寬容、交流與互鑒、共建與共商,避免國際關係因極端意識形態化出現大決裂,這些都關乎德國的根本利益,考驗着德國和歐洲政治的能力和智慧。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