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流浪氣球」急增戰略誤判風險

2023-02-09
路易
香港媒體主筆協會會員
 
AAA

shutterstock_355422692.jpg


中美之間關於「流浪氣球」的輿論戰以美國戰機擊落氣球告終。中方明確表示這是民用氣象科研氣球,因失控誤闖美國領空。然而美國輿論場明顯不相信這種說法,指責中國政府公然對美國進行間諜活動,威脅國家安全,甚至有人上綱上線到侵略的層面。

中國以氣球做間諜活動這種說法從邏輯上至少有兩點站不住腳。第一,用氣球搜集情報早已是上個時代的事。以中國現在的衛星能力,這次氣球能拍到的內容想掌握早就掌握了,根本不需要用這個難以精準控制,且目標明顯的大傢伙來拍。

316798454_520903160068954_2318503421433381066_n.jpg

第二,中國也沒有動機在此時做這個事。就在2月初,《人民日報》以鐘聲(中國之聲)署名發三篇文章,呼籲中美合作共贏。正逢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之前,這代表了中央政府的態度。很明顯,在G20峇里島習拜會達成意向後,中方希望營造良好氣氛,不挑動對抗,保證中美高層互訪順利進行。如果在此時主動侵犯美國主權,完全講不通。

所以可以判斷,美方的指責是沒有基礎的。這是一場在極端環境下,美國國內政治失控導致外交危機的黑天鵝事件。

在此按時間線分析比較清晰。

據彭博社報道,華府第一次監控到氣球進入美國領空是1月28日,但當時他們沒有向社會通報,也沒有作出反應。如果這真是一個間諜飛行器,美國政府絕不可能無動於衷。這也從側面說明拜登政府早就知道氣球的性質不是情報搜集用途,所以低調處理。

後來,華府1月31日聯絡中方協調,過程也是保持低調。直到2月2日蒙大拿州當地報紙《比靈斯憲報》(Billings Gazette)刊登了當地居民拍攝的氣球照片,美國官方都一直在為「氣球威脅論」降溫,且不主張擊落氣球。

WhatsApp Image 2023-02-07 at 11.15.32 (1).jpeg

然而,當共和黨激進派議員開始攻擊政府,前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發聲,一切就起了變化。拜登政府隨即召開緊急媒體通報會,並面向議員做簡報。此時華府立場也開始轉向強硬,布林肯與中國國務委員王毅通話抗議,延後原訂5日訪華的計劃,並召開記者會指責北京。

於是2月4號下午,美軍戰機在氣球即將飛出美國領空時將其擊落,這場風波告一段落。

其實中國科研氣球誤入美國領空並非沒有先例。媒體報道,特朗普執政時期中國氣球至少有三次飛過美國領空,但當時政府都沒有反應,甚至社會根本不知情。足見美國官方知道這不是間諜活動。然而,這位前總統現在卻要求拜登政府擊落氣球,難道不是揣着明白裝糊塗?

從時間線來看,原本拜登政府知道氣球的性質,明白其對美國無威脅,但無奈面對內政壓力必須跟隨,按照「反華」的節奏跳舞。不想被貼上「賣國」的標籤,就必須強硬回應,甚至要比共和黨執政時期更激烈。於是我們看到美軍出動了最先進的戰機F-22執行這次任務。而且它已經飛越美國全境了,如果真的做間諜也早已甚麼都拍下傳回了,等到最後飛出東海岸再擊落很明顯只是「表演強硬」。

WhatsApp Image 2022-11-07 at 2.52.49 PM.jpeg

這就是極端政治的危害。這種環境下政客都在比誰更強硬,誰更激進,而不是誰理性,誰有最好的方案。到底一個決定是否最符合國家利益,是否最適應社會發展顯得並不重要。這必定會製造很多誤判,讓極端的思潮推動決策。這種狀態已經葬送了中美之間的互信,如果每次兩國要改善關係的時候都被這樣的事件打斷,結果可能是毀滅性的。

這種激進也會傳導到太平洋另一端。中國民間由於長期對美國敵對的輿論環境,也出現了一些極端的聲音。例如「中國的民用飛行器飛到美國被打下來了,那未來美國官員的飛機去台灣,我們也可以打下來。」或者「我們現在有了技術能力,應該把氣球放到台灣上空形成震懾」。這種聲音也非常危險。如果官方頂不住國內的輿論壓力,出現戰略錯判,結果不堪設想。

美國大選將於明年舉行,前奏戰已經開始,共和民主兩黨已開始利用各種議題催票。可以預見,未來一年中美關係不會有改善,像這次本來能夠緩和的機會都被打破,隨着大選一天一天臨近,中國議題只會被炒得更熱,兩黨的政客會把這張牌打到盡。而中國政府也很難不為被國內互聯網不斷加強的反美情緒所影響,對抗將是主旋律。

WhatsApp Image 2022-11-25 at 12.08.44 PM (1).jpeg

只希望在大歷史維度,這次「流浪氣球」事件只是一個插曲。世界需要穩定、合作的中美關係,政治家應該拿出勇氣、理智、格局和誠意,對本國負責,對人民負責,對世界負責。在關鍵時刻要頂住壓力做正確的決定。

既然說到歷史就回看歷史。在1970年代中美建交的全過程中,美國國內反對聲音也十分強大。但當時的美國政府做出了那個艱難的,但對美國,對世界格局最有利的決定。同樣,1999年美國轟炸中國駐南斯夫大使館,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兩國關係危在旦夕,時任國家領導人江澤民也是頂住內部壓力與美國繼續保持合作,推動了中國發展,維護了世界的繁榮穩定。如今兩國的政治家應當以史為鑒,堅定的做正確的事。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一些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戰略界人士近年開始鼓吹「中國崛起到頂論」,試圖從發展預期層麵塑造中美競爭議題。美國塔夫茨大學教授邁克爾·貝克利等人認為,由於老齡化嚴重、資源匱乏、財政壓力加大、西方對華脫鈎等因素,中國的發展會在未來數年陷入停滯,中國的崛起將會終結,中國在經濟規模上不會超越美國。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不僅難以維持自身對其他國家的經濟吸引力,也會因為內部的挑戰而變得更加具有「侵略性」,這構成了一種「崛起到頂國陷阱」

    趙明昊  202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