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澤遠:習近平訪問俄羅斯的看點
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3月20日至22日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這是習近平本月連任中國國家主席後首次外訪,也是習近平第九次以中國國家主席身份到訪俄羅斯。
對習近平出訪俄羅斯,西方主要關注中國會不會突破俄烏戰爭以來一直堅持的「中立」立場,向俄羅斯提供實質性的軍事援助。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上月公開表示,中國正在考慮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他還警告說,如果中國這麼做,將承擔嚴重後果。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上月報道說,中國軍工企業通過秘密途徑,向俄羅斯出口了生產和維護武裝直升機和導彈所需的零部件,情報人員在俄羅斯境內拍到了印有中國標籤的裝有武器的集裝箱。美國「政治」(Politico)新聞網站3月16日稱,美國海關數據匯總機構的數據首次確認,中方有向俄方發送步槍和防彈衣,並表明中國產無人機和零部件仍在繼續往俄羅斯發送。
對於俄烏戰爭,中國一向將自己定位於「中立」角色,希望充當衝突調停者與和平推動者,否認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同時又堅持維護和發展中俄關係,強調不接受任何第三方對中俄關係「指手畫腳」。
中國外長秦剛本月在記者會上表示,有的國家習慣用冷戰結盟的濾鏡看中俄關係,看到的不過是自己的倒影。中俄關係建立在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基礎上,既不對世界上任何國家構成威脅,也不受任何第三方的干擾和挑撥。中俄攜手,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係民主化就有了動力,全球戰略平衡與穩定就有了保障。世界愈是動蕩不安,中俄關係愈應穩步向前。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不僅深陷戰爭之困,更飽受西方制裁之苦,在外交上也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立。習近平此時到訪莫斯科,本身就是對俄羅斯的強力支持。
但中國不會因為習近平訪俄就對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也不會在俄烏戰爭中公開站到俄羅斯一邊,以免給美國聯手西方國家打壓中國提供更多的借口,破壞中國給自己設立的「中立」形象。相反,習近平訪俄期間,將會繼續表達中方的勸和促談立場,希望俄烏雙方接受中國上月提出的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12條方案。
目前看,無論俄羅斯還是烏克蘭,都不大可能接受中國的政治解決方案,但這對習近平的訪俄目標影響不大。
習近平訪俄的主要目的,是要把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提高到新層次,繼續擴大中俄經貿合作,並以此向外界表明,中國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大國,中俄關係既不受俄烏戰爭影響,也不受美國等西方國家的脅迫。
俄羅斯官員透露,習近平訪俄期間,中俄將簽署「關於加深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以及「關於2030年前中俄經濟合作關鍵方向發展計劃的聲明」。
這兩份文件都不是虛招。前者表明中俄將在戰略上繼續「背靠背」應對西方打壓,後者將給雙方國內經濟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關於2030年前中俄經濟合作關鍵方向發展計劃的聲明」顯示,中俄關係至少到2030年都會沿着目前的軌道前進。從中俄國內政治看,到2030年,中俄最高領導人可能都不會發生變化。未來10年,習近平作為中國最高領導人幾乎沒有懸念;俄羅斯將在明年舉行總統大選,如果沒有重大事變,普京很可能會繼續參選並勝出。俄羅斯總統任期六年,普京也將執政到2030年。
至於「中俄經濟合作的關鍵發展方向」,能源、農業、機電、通信等領域肯定包括其中。隨着西方資本與技術從俄羅斯撤出,中國資本與技術將會更多地進入俄羅斯。同時,中俄雙方也可能加快開發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城市和港口,這對俄羅斯經濟「向東看」以及中國振興東北地區經濟都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過去10年,中俄雙邊貿易額從2013年不到900億美元,提升到2022年的超過1900億美元。預計今年將突破2000億美元。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漢暉上周對中國媒體表示,今年前兩個月中俄貿易增長勢頭依然迅猛,雙邊貿易額達336.9億美元,同比增長25.9%,成功實現「開門紅」,再次表明中俄經貿合作的基本盤依然穩固。
張漢暉認為,習近平這次訪問俄羅斯,「對新時代中俄關係具有里程碑意義,將為中俄關係注入強大的推動力。「在俄烏戰爭遠沒有結束跡象的背景下,中國加強與俄羅斯的關係,肯定會承受更多來自西方的壓力。但對中國來說,無論在安全戰略還是經濟利益方面,中俄關係都極為重要。這也是習近平將連任國家主席後的首次出訪選定俄羅斯的主要原因。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