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蘅:全社會動起來建設精神健康家園
近日城中腥風血雨,繼鑽石山精神病患者無差別殺害兩名女途人後,深水埗印度籍母親又殺死三名稚子,其後,彩虹和黃大仙也幾釀慘案,弄得人心惶惶,走在街上都感到不安全。港人的精神狀態發生了甚麼問題?當局又應該有甚麼應對之道?這是大家所關心的。
港人的精神狀態的確不太好,去年的全港精神健康指數調查顯示,香港市民的精神健康指數平均為47.64分,低於前年的48.03分,且按世衛標準低於52分屬不及格的話,已連續五年精神不健康。可以想像,大都會生活緊張、人際疏離,兼之連串社會運動和世紀疫症接踵而來,都衝擊港人的精神狀態。屋漏偏逢夜雨,本港整體醫護人手嚴重不足,近年更面對人才外流,醫管局精神科穩定新症各聯網排期需時長達一年至一年半。新冠疫情更對醫療服務造成嚴重打擊,大概是患者避免外出,以至接受外展服務和主動求診兩方面的數字皆銳降,社區內的精神病患者得不到恰當的治療,市民亦普遍身心受困,出現爆發事件實在不足為奇。
值得留意的是,鑽石山慘案的疑兇是正在應診的患者,而非社區內潛藏的病患。有專家就指出,一般精神病人發病都有跡可尋,出現殺人這麼極端的行為之前必定有一段醞釀時期,當中應存在護理上的疏忽。查本港精神科治療,病人每次應診,醫生只會有短短六至八分鐘與患者交談,實在難以判斷病人狀況,患者多抱按時取藥的心態,即使有甚麼症狀,也未必向醫生透露,事實上,若他們意識到自己發病,治療已完成了一半,他們真正出現症狀時,或許根本就不認為自己有病,平時觀察患者病況主要靠同住的家人。家中有精神病患者,對整個家庭都是一個負擔,家屬能否以正面態度應對,並樂意照顧患者,實在沒有保障,一旦出了事故,就成為整個家庭乃至整個城市的遺憾。
面對連串事故,政府已推出十項措施,加強支援精神復元和有精神健康需要的人士,包括增加人手;處方較新和副作用較少的藥物;優化醫管局和社署溝通,就有關人士的醫療、情緒、家庭情況等提供全面支援等;立法會議員陳沛良也建議政府啟動全港精神健康普查;這些都是必要的措施。當局又有意優化地區康健中心和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的服務,以識別患者,及早介入。然而,地區康健中心現時只是在市民入會時做做檢查,部分人員還不認真,例如量身高時,人家穿了有踭的鞋,卻叫人不必脫掉,結果量高了三厘米。如果將這樣的服務質素應用到精神健康檢查上,效果如何,可想而知;中心提供的課程,靠抽籤參加,也常有人滿之患,不易抽中,故此,中心人員接觸會員的機會並不多。至於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在名稱上已有標籤作用,如果市民不願承認精神健康出現問題,很少會走進這些中心。這兩類中心的性質,也都較為被動,必須市民願意主動走進中心,才能接受服務。當局實應發起一些主動出擊的行動,例如透過在社區舉辦康樂、遊藝活動、公開講座,在市民心情較輕鬆且沒有芥蒂的情況下,傳授精神健康知識,識別患者,主動幫助有需要的人士。
另外,筆者始終覺得,政府相關計劃的重點落在病人自身,而較缺乏對焦患者家屬。如上所述,由識別精神病患者症狀到提供照顧,家屬的角色都至為重要,當局應增加對家屬的援助,包括提供醫療知識、應變守則、心理輔導,乃至經濟上的支援,令他們振作起來,克服各種困難。
精神健康也應加強治未病,這須從中小學,甚至幼稚園開始,全面提供心理健康知識,給予輔導,又如校園內可設立一些靜觀的活動,也可教學生自小養成打坐的習慣。數年前,泰國有學生被困,就是靠打坐堅持至救援到來,可見相關功效。社會上的其他機構、組織也應動起來,為都市人的精神健康出力,例如有教會除了給予教友信仰,得到精神寄託,近年也以低廉價錢提供一些藝術治療之類的課程,接觸信徒和未信者,都是功德無量。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