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尚懿:增加朋輩支援員職位 減輕基層醫療精神健康服務的壓力
作者:精神健康機構《同行鳥Companion HK》創辦人陳尚懿
三年疫情為經濟及民生造成負面影響,這使不少港人出現情緒困擾。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與香港教育大學進行研究,發現在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期間,尋求線上心理健康服務的人數增加了66%。同期,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亦有研究指出,港人的抑鬱指數達60%,相比日本,台灣及馬來西亞更高。
雖然疫情現時逐步轉好,但疫情造成的心理健康需求不容忽視。現時政府推出《基層醫療健康藍圖》,世界衛生組織強調「沒有精神健康就沒有健康」,故此基層醫療須增加精神健康的支援。《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旨在把現時以治療為主的醫療系統轉為以預防為重心,讓港人更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得到適切的服務。
現時香港精神科醫護人手嚴重不足,這導致輪候過久,且難以花費時間跟進個案。即使在精神健康綜合中心,人手同樣短缺,例如一名個案經理負責60至70個案,比外國多一倍。即使港人有龐大心理健康服務需求,但礙於資源及人手不足,難以有效改善港人的心理健康狀況。作為預防為主的基層醫療,朋輩支援員可以成為合宜的人手處理港人急切之需。
2012年,新生精神康復會、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香港明愛及香港心理衛生會獲得慈善組織「思健」贊助,開展了為期三年的「思健」朋輩支援計劃;2015年,政府在十一間非政府機構推行由精神病康復者擔任朋輩支援者的先導計劃;2018年,正式把朋輩支援服務常規化。朋輩支援員經過數十小時訓練,並在非牟利機構或醫院實習後,可以成為受薪職員對精神病康復者提供情緒支援。
在實習及督導下,朋輩支援員可以為港人提供即時情緒健康問題,減輕醫護人員壓力。在外國一直存在受薪朋輩支援員職位,提供心理支援及處理行政工作,時薪中位數約160港元。從2012年至今,香港已培訓近千位朋輩支援員,但非牟利機構未必有足夠資源聘請朋輩支援員,即使有相關職位,大多都是以半職工作為主,這導致受培訓的朋輩支援員「無用武之地」,故此基層醫療正好是契機使他們發揮所長。
港人一直對「情緒」議題有所忌畏,以「家醜不出外傳」心態延緩求助,即時尋求專業人士協助,首次亦多與親友一同前往。朋輩支援員以復元人士為主,以「過來人」經歷與受情緒困擾者分享,更能引起共嗚及鼓勵受眾尋求協助。聘請朋輩支援員亦可以使他們發揮所長,令朋輩支援員明白自身能力可貢獻社會,為他們賦權,有助他們融入社會。
在基層醫療加插朋輩支援員職位,不但可以減輕精神健康醫療壓力,既可更易與情緒困擾者「同聲同氣」並鼓勵他們尋求外界資源援助,又可使朋輩支援員更易融入社會,一舉三得。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