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慶成:港澳自由行20周年反思
香港今年初全面恢復通關後,港府大力對外宣揚香港故事,爭取經濟儘快復蘇。然而,過去大半年湧入香港的中國大陸旅客人數未如預想般多,讓旅遊業界人士大失所望之餘,不少人也緬懷起20年前港澳自由行實施初期的繁榮景象。
2003年上半年沙斯疫情肆虐香港,香港百業蕭條,經濟發展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針對這個問題,中國中央政府立即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當年7月在廣東省的東莞、中山、江門、佛山四市率先試行俗稱「自由行」的港澳個人游政策,此後逐步推廣到全國各地。
港澳自由行實施後,效果很快立竿見影。大批大陸民眾紛紛赴港旅遊,其間住宿、用餐、觀光、購物,帶動香港旅遊、零售、餐飲和酒店等行業發展,推動香港經濟迅速走出谷底。
當時我採訪過一位大陸新移民,他在香港一直當廚師,看到中央政府通過自由行挺港,預計香港飲食業日後將充滿商機,於是大膽創業,在旅遊區旺角開了一家餐廳,結果迅速嘗到甜頭,賺了一筆錢。
後來這位香港人一口氣在兩年內再連開三家餐廳,每家都賺大錢;他再把賺來的錢投入房地產,獲取更大的回報。據悉,這人前幾年已經提早退休享受人生。
事實上,港澳自由行不但讓普通的香港人獲得好處,也為香港整個社會帶來前所未有的經濟效益。香港旅遊發展局的數據顯示,經過多年發展,大陸訪港遊客人數由2002年的683萬人次起逐年遞增,在2018年內達到最高峰,全年人數約為5080萬人次,增幅達六倍多。旅遊業佔香港GDP的比率,也由2003年的2.5%上升至2018年的4.5%。
隨着自由行人數逐年增加,該項政策對香港社會的負面影響也逐漸浮現。自由行旅客到香港開始時搜購名牌奢侈品,後來擴展到大量搶購日用品,導致香港日常用品價格上漲,本地人叫苦連天。
同一時間,商鋪業主有見生意暢旺,大幅調升店鋪租金,結果造成連鎖效應,推動附近店鋪租金上漲,許多街坊小店紛紛被淘汰。不少港人更因此把住宅價格急升也歸咎於自由行政策。
此外,香港公共空間、公共交通工具、餐廳也開始容納不了大量的遊客,出現飽和;加上生活習慣、文化差異等因素,陸港兩地民眾的矛盾日益加深。
自2012年開始,香港部分極端分子連番挑起與大陸遊客的衝突事件,發動「驅蝗」「官方」「踢篋」等活動,當街以激進行動侮辱騷擾陸客。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這股「本土」思潮更演變成為「港獨」行為,意圖和大陸切割,把香港獨立出來。
過去三年疫情期間,中國大陸及外國訪港遊客直線下降,愈來愈多港人終於明白到旅遊業對香港經濟的重要性。自從今年初陸港兩地恢復通關後,香港社會至今都罕有聽到反對大陸旅客的聲音。然而,旅遊業界接待能力不足的弊端也逐漸顯露,是時候全面檢討。
猶記得自由行開放初期,大陸人熟悉的香港只有金紫荊廣場、山頂和海洋公園等著名景點。20年過去,赴港旅遊已成為許多大陸尤其是廣東省民眾的家常便飯,購物也不再是唯一的重要主題,深度體驗「港式生活」才是眼下最流行的旅遊方式。
換言之,在港澳自由行實施20年後的今天,繼續沿用「老景點、老顧客、老思路」發展香港旅遊業已不合時宜。港府有必要開發更多的旅遊資源,打造更多屬於本地旅遊業的嶄新亮點,以吸引旅客到來。
另一方面,當大陸旅客持續增加,令香港旅遊業生意額恢復疫前水準後,當局更要對旅遊業未來發展作一個全盤方向性的探討。
在國際政治經濟學科領域,兩個經濟體在貿易上的緊密關係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一直是爭論不休的問題。貿易和平論主張自由貿易和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有助國家之間的和平。以國家安全為出發點的人則認為,如果雙方的貿易依存度過來,所衍生的不安感會越來越強,反而帶來戰爭的威脅。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之間,衍生出一種另類看法,即貿易與和平之間是存在着倒U字型的關係。貿易往來極少或極多,對和平共處不會產生太大的正面作用,甚至容易發生衝突。兩個經濟體間的貿易最好是保持在合理的中間水準,才能促進兩國良性發展。
從過往的經驗來看,港澳自由行也面臨類似問題。赴港自由行人數太少,或者人數無止境增長,皆是弊大於利。港府有需要未雨綢繆,盡早研究香港的旅客承載力,並且追求經濟多化元發展。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