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桐山:政府半桶水互聯網服務的困境
世界已經進入AI時代,各行各業都在考慮如何以AI技術賦能自己,提供更好的服務。但香港的問題是,我們在上一代互聯網服務方面已經落後於人。時至今日,我認為香港仍未進入互聯網時代,最典型的要數政府的互聯網服務,其實並不是服務,相反,政府只是為免別人批評落伍,勉為其難地走走互聯網的「彎路」。
何出此言?試舉一例。
近日有身邊親人以綠表申請「居屋2023」,並且是透過互聯網申請。我們管中窺豹,看看政府的互聯網服務是如何搞的。
通過互聯網填寫資料和付款之後,當事人這日居然收到屋邨辦事處電話,大意是:你在網上申請了綠表居屋,我們已經將你的表格打印了出來,麻煩你抽時間來辦事處拿,然後拿回去簽名之後,幾日內交回來給我們。
當事人同我分享這件事,我覺得很搞笑。
在沒有互聯網服務的時候,公屋居民要申請抽居屋,就是去屋邨辦事處拿表格,然後回家填表、簽名、寫支票,交給屋邨辦事處。現在有了互聯網服務,不是不用線下了嗎?原來互聯網服務只是能夠做到填寫資料這一步,近年網上支付有進步了,總算可以網上支付了。但搞了半日,原來還是要自己親身去屋邨辦事處拿表格回家簽名。
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來一去,對用戶而言,其實絲毫沒有節約時間。自己打開電填寫了表格之後,還是要去屋邨辦事處拿表,那跟原來去拿紙質表回家填,有何區別呢?我之所以用互聯網服務,就是不想線下跑這一趟,但原來起不到這個作用,我還是要跑。對於房委會和屋邨辦事處的職員而言,內心更恨這些網上填表的人。線下填表,你自己來拿表一起交回來就好了,你網上填表,我還要打電話給你約你來拿,更麻煩了一重,打電話還經常沒有人接聽。環保的作用也為零,因為即使你網上填表,房委會還是要幫你打印出來實體表格。這也算互聯網服務?唔好玩啦!
嚴格來說這根本不算互聯網服務,因為既不能便利用戶,更會麻煩職員做多了事情,倒不如不用。這也是香港互聯網服務日益落後的原因,因為體驗差,對雙方都是麻煩事,惡性循環,更難推廣。
其實關鍵何在?關鍵在政府的互聯網服務只是半桶水——做一半不做一半。填寫資料、支付可以網上做了,偏偏身份認證這一步,無法通過網上做,因此還是要你線下在實體表格上簽名,他要的就是這個簽名。因為房委會、政府到今天還在用最傳統的簽名認證方式。
大家不妨想想,今天開銀行戶口都可以全線上了,大家可以用手機上傳身份證,然後對著鏡頭做面容識別認證。為何一個簡單的申請居屋,卻仍然要搞線下簽名這一步呢?
特區政府經常說什麼推Web3.0,呵呵,麻煩政府部門下屬的官員們,自己做到Web1.0先啦!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