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啟燦:清朝卓興將軍與潮勇
作者:從事傳媒行業多年,為香港卓興研究會會長卓啟燦。
清朝軍隊早期排除漢人,主要由滿族的八旗子弟組成。
八旗本來是滿洲的狩獵組織,是旗人的社會生活軍事組織。在公元1601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將旗下的人手作出調整,整編為黃、白、紅、藍四旗,在1615年又增設了鑲黃、鑲白、鑲紅、鑲藍4旗。八旗制度由此產生。
八旗軍的戰鬥力十分的強悍,他們兵種齊全,耕戰一體,穿上戰甲就是士兵,脫掉戰甲就是平民,而且八旗的戰甲不僅是給人配備,馬匹也會配備上戰甲,所以史書上記載明軍的火器有時候還打不穿八旗兵的鎧甲,有時候鎧甲破了也就傷點皮,這也就能理解為甚麼清軍在1644年入關以後能夠橫掃明軍。
曾幾何時,清朝開國時期的滿族八旗鐵騎,戰鬥力十分霸氣。
明朝軍隊和高麗軍隊面對八旗鐵騎幾乎是無還手之力,甚至沙俄軍隊都懼怕三分。
在冷兵器時代,满清八旗鐵騎曾被稱之為古代十大王牌部隊之一。
入關以後,八旗子弟依舊有着不俗的表現,征剿三藩,擊退沙俄,平定新疆和西藏的叛亂,這個時候的八旗可以說仍是一支強大的正規軍。
可是慢慢地情況開始發生了變化,清廷為了答謝這些八旗子弟的付出,豁免了其稅收和勞役,就這麼被朝廷給供養着。稱之為佐領制,旗人雖然可以養尊處優,然而他們的行動是受限制的,不能夠出京城。
沒有行動自由,也不讓勞作,還有人供養着。漸漸地八旗子弟便養成了驕奢淫逸的習慣,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安逸的生活磨平了八旗子弟的鬥志,他們放下了刀槍弓箭,放下了火器,不再騎馬,當然也沒有了血性。
在中原漢地養尊處優的八旗子弟,漸漸喪失鬥志。
到了康熙年間,曾經戰無不勝的八旗兵,大部分處於糜爛不堪狀態,已經成為廢物一般。
晚清時期,清朝的八旗軍已經沒有像樣的戰鬥力了。
俗話說:「玩物喪志。」我們可以看看八旗子弟們到底在玩些甚麼,佐領制看似是養了八旗這樣的一批貴族,但是實際效果是將這群人養成了一群廢物,他們不能勞作也不願意勞作,畢竟身份擺在那裡,有的八旗子弟因為生活實在是困頓,想要自力更生,這時候就會有其他旗人跳出來數落他。
八旗子弟們經常幹的事就是鬥蛐蛐、唱快書、養鳥,還有就是進入戲園子裡聽戲。他們對天下大事一概不上心。由於八旗子弟後來繁衍的數量比較多,而清軍的軍隊人數是固定的,以前父親死了兒子還可以頂上,但是家裡弟兄多的就只能補一個,其餘的就都指望着領一些皇糧,這樣下來日子過得愈來愈困頓。
當時一名士兵的軍餉要養活一家人,實在是不容易,後來清廷為了照顧滿族旗人,因此擴大當兵名額,將入營視為一種經濟救濟的手段,當時甚至將老人與小孩都名列兵籍,為了就是讓兵戶可以多領幾份軍餉,受到擴大當兵名額的影響,過去受過專業訓練的正規清兵品質也就大不如前。
在對八旗子弟生活的描述中,著名文學家老舍先生是深有體會的,他本人就是旗人,原姓舒舒覺羅氏;他在《正紅旗》這篇帶有自傳體的文章當中就提到了佐領制對於旗人的傷害,以及對旗人自己自甘墮落的憤慨,在他描述大姊的公公時,也會稱讚他有着一種精緻的聰明,但是這種聰明用在了蛐蛐罐子、鴿哨、乾炸丸子上,他們對於這種東西的才智都讓人忍不住誇耀,然而卻只是在做着一個細巧的、明白而有點糊塗的夢。
清末由於時局不穩,皇族的八旗子弟又指望不上。1840年(道光二十年)爆發鴉片戰爭,八旗兵與綠營兵早已腐敗不堪;1851年由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迅速席捲了江南地區,清軍根本無力招架,卻又拿不出軍隊前去平叛。
清廷此時只能放權讓漢人的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各自訓練鄉勇,也就是地方軍;將士兵改為募兵制,由長官自行招募士兵,稱為鄉勇,作為清朝臨時招募的地方武裝輔助部隊,隨軍戰守,各自成營,稱勇營,此為「勇營制度」。
從此「勇」字士兵逐漸替代不堪一擊的「兵」字士兵,成為清軍主力。
湘軍(湘勇)、淮軍(淮勇)和潮勇等就是這個時期出現的。
清朝參與作戰的清軍士卒,主要分為「兵」和「勇」兩種兵,一般在文字敘述清軍士卒時多以「兵勇」統稱。
他們到底有甚麼差別呢?
兵服上綉有「勇」的清兵,清朝早期是為了戰爭而臨時招募的,一般的戰鬥力不及「兵」。不過「兵」優於「勇」的現象,在清朝中後期卻出現轉變。
清朝士卒衣服上有的綉「兵」,有的則綉「勇」,兩種標誌代表不同的武裝力量系統。「兵」指的是吃政府軍餉的正規軍,也就是有編制的士兵,其中主要包含滿族兵的八旗軍,以及彌補滿軍不足而建立的漢人「綠營兵」。
而穿着綉有「勇」字的清兵,大多是戰爭爆發時因兵力不足,臨時招募來的士卒。
一般「勇」字的清兵因未受過專業訓練,裝備也不如正規軍,因此戰力明顯較弱,打完戰以後就會解散,因此清朝初期都是「兵」優於「勇」。
清朝後期此現象已發生改變,當時清廷採世襲兵役制,凡舉十六歲以上的八旗弟子,人皆為兵且世代相襲,不能從事其他行業,而衣服綉「兵」字的清兵就是所謂的旗人兵戶。「勇」多是窮人投軍,不怕流血不怕死;亦因此「勇」的戰鬥力反而優於「兵」。
晚清時期出現的潮勇與湘勇(湘軍)威震全國,他們同是朝廷在大清國最危難時刻組建的,是以某個地域內壯丁為主力,發展起來的清軍動要武裝力量。
所以,當清朝後期遇到列強入侵,或擔當平叛和抵抗外敵的任務基本上就落在「勇」身上。
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湘勇,這個「湘」字,並不是很多人以為的所指為湖南人,
同理「湘軍」也不是由湖南人組成的。
其實,湘勇(湘軍),指的是當時以湖南省湘鄉縣壯丁為絕對主力所組成的官軍。
潮勇,則是主要由廣東潮州府域內壯丁所組成的官軍,在他們身上,正是這些流淌着潮州漢子忠君愛國的鐵血,激發起那無所匹敵的勇氣與敢打敢拼的蠻狠。
曾有人說:「天下無湘不成軍。」
卻很少人知道潮勇在維護大清國社會安寧,捍衛領土主權中所作的貢獻。
潮勇在清廷的份量很重,是因為他們彪悍的民風,崇尚勇武,能眾志成城,浴血奮戰。
潮勇的英名,是在滾滾沙場用血和汗拼殺出來的。
在廣東嶺南,韓江流域和潮州平原這塊神奇的土地,孕育了智慧、勇敢、勤奮的潮州人。
潮州府雖然位處廣東省,但講的話(潮州話)跟廣東省其他地方的方言完全不一樣,自成一體。
如果不是潮州人,很難聽得懂潮州話,想學講潮州話那就更加難了。
原來的潮州府,包括有海陽(潮安)、饒平、澄海(含汕頭、南澳)、揭陽(含揭西)、普寧、惠來、潮陽、豐順、大埔九邑。
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以前,是潮州府管轄縣份最多的時期,達到十一縣,影響力橫跨現在的粵閩贛三省,為時長達一百年。
雍正十一年後,行政區域有所改變,最明顯是從潮州府析出程鄉縣(今梅州市)為嘉應直隸州,劃平遠縣、鎮平縣(今蕉嶺縣)興寧縣、長樂縣(今五華縣)歸嘉應直隸州管轄,嘉應州治所駐程鄉縣。
潮州府治所在的潮州府城,當時是非常繁華的南方都市,從商經貿到手工業,再到物流航運,各行各業十分興盛。
她是當時廣東省僅次於省城廣州的第二大城市。
實際上,日後嘉應州與潮州府仍存在某種較為密切的行政聯繫。
嘉應州位處偏遠的嶺南山區,當時的交通非常不便,與省城廣州十分隔涉,近在咫尺的潮州府曾擔負起代管角色。
雍正十一年後的潮州府,下轄有海陽(潮安)、饒平、澄海、揭陽、普寧、惠來、潮陽、豐順、大埔九個縣,府治為潮州府城。
潮勇,是指清代末期由於募兵制度的實行,被招募到清軍的潮州籍勇丁。是清代末年一支英勇善戰的官軍,有較強的組織力度,由廣東潮州府九邑精壯漢子組成的官軍隊伍。
在剿滅天平天國亂民賊子的漫長戰鬥中,於清軍中鶴立雞群,備受贊許。故謂之「潮勇」。
清軍的潮勇,起源於清廷為鎮壓天平天國暴亂,綠營官軍缺乏戰鬥力,廣西提督向榮目睹前來投軍的潮州人卓興,異常勇悍,故遣麾下往潮州府招募三千兵勇,交予卓興訓練成軍。
卓興投軍後,歷次戰鬥非常勇猛,屢救廣西提督向榮於危難之中,因此甚得向榮賞識。
(清代正一品建威將軍卓興。 作者提供圖片)
卓興當時只是清軍的勇目,向榮卻破格、且放心地讓他培訓及指揮、管帶剛成軍的三千潮勇。
在那時,太平天國金田暴亂後,迅速席捲南方,已成燎原之勢。清廷不得不大力鎮壓。
但是其官軍早已不是入關時的精銳之師了,當年從東北打到海南的八旗兵早已是不堪重用,幾乎個個肚滿腸肥。
還有清廷組建的綠營軍也已經墮落不堪,多是酒囊飯袋。
於是,清廷急需建立新軍,拱衛大清王朝。
俗話說:「病急亂投醫。」在此動盪形勢下,清廣東候補訓導張熙元首務先在東莞縣選得壯勇一千多名(東勇)到達廣西象州。
咸豐元年六月,廣東武舉韋允升招募得東(東莞)勇五百名到達武宣,這些兵勇均交由張敬修管帶。
欽差大臣賽尚阿率香山壯勇、東勇、郁勇與韋正部太平軍戰於桂平盤龍河。
八月,韋允升所帶香山(中山)壯勇改由藍翎候補布政司經歷褚汝航管帶。
清廷首席軍機大臣賽尚阿,也是清廷早期鎮壓太平天國的最高統帥。
他很認可潮勇的戰鬥力,只要接到戰鬥任務,潮勇人人都像打了雞血,要多猛就有多猛,想攔都攔不住。
他對潮勇的評價是:「作戰人人爭先恐後,驍悍異乎尋常,阻之亦不能,殺賊時罔顧性命,乃清軍棟樑。」
閏八月,廣西永安與太平軍之戰的最關鍵時刻,因為沒了潮勇的勇猛拼殺。洪秀全、楊秀清等人把握戰機,進行狂攻,一下子就幹掉了清軍四個總兵。
太平軍攻克永安州,道員張敬修督東勇至永安樟村,忽聞太平軍至,未接仗便紛紛逃散。
賽尚阿大怒,決定將東(東莞)勇遣散。
東勇的怕死、無能,最後令賽尚阿丟了一品大員的官帽。
由於原籍潮州府的卓興表現奪目,廣西提督向榮大為讚賞。
向榮於是另遣幕僚、主簿陳登仕往潮州府招募潮勇三千名,交由勇目卓興管帶。
陳登仕招募潮勇有功,獲賞戴藍翎。
卓興很有頭腦,亦不負所托,带領潮勇打仗很有特色和計謀,而且在和太平軍反覆拼殺的過程中,夠狠夠勇,令太平軍聞風喪膽。
潮勇跟湘勇、淮、楚勇一樣,以強悍、能打勝仗出名,戰鬥力甚至更勝一籌。
太平軍隨後進攻桂林時,廣西提督向榮急召潮勇參戰,使清軍的戰力倍增,不費吹灰之力便擊敗了太平軍。
欽差大臣李星沅曾奏稱:「廣東兵勇強於粵西,尤其是廣東潮勇,前經臣等遵旨飭調來。向榮所帶廣東潮勇,近在武宣隨同髮匪接仗,最為得力,人極明練勇敢,勇猛如虎。」
(清軍潮勇冒死攻城。作者提供圖片)
自太平軍一路北上,向榮部皆攜潮勇尾隨,一直在太平軍屁股追剿,戰績輝煌,是一支圍剿太平軍不可忽視的軍事力量。
咸豐皇帝諭稱:「聞潮勇驍勇過人,着查明請獎。」
由向榮任主帥的江南大營,清軍初期的主力人馬便是潮勇。日後潮勇奉旨南調返粤,太平軍強攻大營得手,向榮深感愧對皇上重託,提劍自刎丟命。
潮勇也很有特點,是棱角分明的戰場刺頭。因為潮勇的戰鬥力特強,為了保住自己的頂戴花翎,江、浙、皖等地的官員非常歡迎他們,多次向朝廷奏請調派潮勇支援,以保地方平安。
此三千潮勇日後成為了卓興的子弟兵,也是卓家軍成軍的骨幹力量。
在晚清,社會動盪,有志向報效祖國的潮州人皆聞風而動,挺身護衛大清的半壁江山,橫掃太平天國、大洪國、花旗軍、匪寇、海盜等亂國殃民武裝組織。
此後,在卓興的督導下,潮勇紀律嚴明,愛民如子,深得平民百姓的擁護。
至同治年間,由於潮勇的戰績彪炳,成為清軍的主力野戰部隊。
此支清軍潮勇在歷次戰鬥中不負眾望,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他們往往在危急關頭令清軍走出困境,將士皆效忠朝廷,為大清建功立業。
日後潮勇中的有志之士,為大清國的社會穩定和發展做出了許多貢獻,其中的佼佼者有卓興、方耀等威震敵膽的將軍,向全中國展示了潮州人淳樸的民風和強悍的戰鬥力。
至太平天國滅亡,圍剿太平軍的潮勇成就了二位大清提督:正一品的卓興將軍和從一品的方耀將軍。
在天平天國的早期和後期,清廷傾全力圍困、剿滅其軍事武裝力量太平軍,潮勇從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在第二次鴨片戰爭,英法聯軍遭遇到最強悍對手,就是由以卓興為首所組成的潮勇。以家族親友為牽絆,他們父子攜手,同鄉並進,志同道合,鬥志高昂,抵禦外侮。
卓興這個靈魂人物,帶着有霸氣、狠氣的漢子走出了潮州,又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用靈氣升華為志氣和骨氣。
卓興麾下兵勇,個個都是忠君愛國的勇悍之士,用冷兵器、用血肉之軀比拼英法聯軍的洋槍洋炮,打得英法夷軍鬼哭神號。
尤其是在廣州城內的巷戰中神出鬼沒,使英法夷軍寸步難行。
由於潮勇有如此輝煌的戰績,使清廷重拾勇氣與敵周旋,而夷人則感受到無比的恥辱。
卓興、方耀等清朝戰將統兵下的官軍,都是向噹噹的潮勇。
卓、方兩人,不是兄弟卻勝似兄弟,兩軍每每在戰場上互相配合,互相支援,成就了潮勇的英名。
但卓興與方耀的潮勇,兩者還是有根本上的分别。
卓興的潮勇,是當初向榮麾下的潮州籍兵勇,或是向榮着人赴潮州府招募壯丁訓練成軍,然後在卓興帶領下,轉戰中南數省剿殺匪寇和太平軍的主力,久經沙場,戰鬥力強悍。
之後,卓興一路發展壯大的卓家軍,便是一支以這些潮勇為絕對主力而發展起來的清軍勇悍鐵軍,兇猛之處無人能及,將士皆奮力保住國祚。
而方耀的潮勇,則多是由潮州府各地鄉勇及團練抽調而成,戰鬥力次之;因為有着潮州怒漢的兇悍,仍備受看重。
曾屹立於潮州府城近百年的中山路「慰忠祠」,便是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為褒揚清軍潮勇(卓家軍)的忠義精神,特恩賜正一品建威將軍卓興,在其駐防地潮州府城動土興建當時全國為數不多,廣東省規模最大的祠廟「慰忠祠」,以崇高榮耀追祀悼念忠烈殉國的清軍(卓家軍)將士,正正彰顯卓興將軍和潮勇在清軍中的重要地位與貢獻。
歷史曾留給清軍潮勇一片空白。
壯士們悍不畏死,抛頭顱,灑熱血;他們為祖國獻身,忠君愛國的精神,永垂不朽。
筆者作為卓興將軍及潮勇的後人,有責任把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歌頌和傳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