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卓總兵府的戲台----淺談潮州外江戲文化
清朝提督銜潮州總兵卓興,雖然是位鐵血武將,他亦喜愛戲劇,盡顯其鐵漢柔情的一面。同治及光緒年間多次奉旨或公務上京,因緣際會,時常獲賞在清宫裏,或受邀在朝中大臣府邸中欣賞京劇;故除了馳騁沙場盡忠報國,他在不知不覺中鍾情上京劇,後來更成為超級戲迷。清代粵閩等地習慣性把長江以北數省稱之為外江,因此統稱呼外省北方人為「外江佬」,把北方的戲劇稱之為「外江戲」。外江戲(京劇)是現代廣東漢劇的前身,是以皮簧漢調為唱腔主體的劇種;在清道光,京城統稱在京皮簧戲為「京戲」,即後來的「京劇」。
潮州長期是府治的所在地,自元朝、明朝、清朝以來,是粵東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在地理位置上,又處韓江出海口,為閩、粵、贛邊區出海物資的集散重鎮,成為了外省商賈雲集之地。清朝潮州府經濟十分繁榮,為「外江戲」演劇市場的紮根、繁榮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資料顯示,乾隆年間外江戲已進入粵東地區,其中一條路線是從京城南下傳至省城廣州,再往東進入潮州府;另一條引入的路線便是從贛南、經閩西,再至嘉應州(梅州市)。外江戲班在抵嘉應客家地區時,因為當地經濟不夠發達,繼而轉移到經濟、文化較為蓬勃的潮州府,並在潮州府郡進一步興盛繁榮起來。這時期,潮州「外江戲」在傳承中有創新發展,演唱技藝日臻成熟,並將其推向新的高度。1930年代,「外江戲」始改名「漢劇」。據《潮州志·戲劇音樂志·外江戲》記載:「外江戲」的鼻祖是漢調,故循其本來的稱呼叫做漢劇。
潮州府城卓府,於同治年間興建時前面闢有一大片廣埕,雙頭龍虎門,埕前正中有一面以「麟吐玉書」圖案(相傳孔子誕生時,有麒麟降世吐玉書於門前,後寓聖人出世,也有旺文之意。)的精美嵌瓷大照壁,照壁前面有一口大蓮池,圍以石欄杆,曾有詩云:「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卓府總體佈局是「駟馬拖車」建築格式,府第門楣高大,飛簷翹角,結構縝密,二進五開間及西巷建築,後包有花園,書齋,馬廄;卓府府邸被命名為「建威第」,大門上「建威第」三字,為同治皇御賜墨寶。因主人家是個戲迷,故府第前埕專建有庭院式的私家戲台,常邀各地著名戲班演出不同劇種的戲劇,尤以外江戲(京劇)及潮州戲(潮劇)為多,不時招待從京城及省城到潮州的達官貴人。
傳說卓興總兵大人為人從來不擺架子,且十分好客;辭官後喜結交四方之士,經常在私家戲台上演戲劇娛賓客;戲台的前庭寬廣,甚為典雅。戲台內廳堂高大,但音響效果非常好,就是身處在大堂最邊遠的角落,戲台上的唱詞也能聽得清清楚楚,這在設計上確實花了一番心思,到了絕妙的境地。
京劇約於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形成於北京。其前身為徽劇,通稱皮簧戲,同治、光緒時期最為盛行。徽戲進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進京的徽戲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慶班」。隨後來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諸班,在京城合稱「四大徽班」。在1800年前後,繼徽班進京之後,湖北漢調藝人也於道光年間進京,其後湖北漢調藝人與徽班藝人經常同台獻藝,他們一樣喜唱皮黃腔,兩者逐漸在京城和流,在道光年間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形成徽漢二腔合流,終於在1840年左右形成獨具特色的劇種-京劇。
京劇形成後不久,在同治、光緒年間迎來了發展高潮,京劇戲班人才濟濟,走向鼎盛期。當時湧現了一批優秀的京劇演員,並在此時引起了清皇朝宮廷的喜愛,遂被引入宮內作為各種喜慶的表演;而宮內優厚的物質條件及演出環境也促進了京劇在藝術上發展的快速成長,使該劇種更趨成熟,從而進入它的繁盛期。咸豐十年(1861年)京劇始入宮廷演出,當年五月初六起至月末,分由「三慶班」、「四喜班」、「雙奎班」及外班(京劇班)演出;至同治年間,京劇戲班入宮演出已成為常態。光緒九年(1883年),慈禧五旬壽日,挑選張淇林、楊隆壽、鮑福山、彩福祿、嚴福喜等十八京劇伶人入宮當差,不僅演唱,且當京劇教習,向太監們傳授技藝。自此,清宮掌管演出事務的機構「昇平署」,每年均選著名藝人進宮當差,結止宣統三年(1911年),計有生、旦、淨、醜的京劇名家逾一百五十人曾入宮獻藝。
由於當時慈禧太后嗜好京劇,后宮的嬪妃們為討「老佛爺」歡心亦愛上京劇;加之京劇名家頻繁在宮中獻藝,聲勢日強。同期,位於京城大柵地區的廣德樓、三慶園、慶樂園、中和園、文明園等戲園,日日有京劇演出,形成了京劇一統的局面。這一時期,旦角的掘起,形成了旦角與生角並駕齊驅之勢。武生俞菊笙,開創了武生自立門戶挑樑第一人,他被後人稱為「武生鼻祖」。此時的京劇名伶,在繼承中有創新發展,演唱技藝日臻成熟,將京劇推向新的高度。特別是到了晚清,看戲成為京官春節團拜的重頭戲,參加活動的官員以及士子們十分活躍;他們一時興起,還會對酒當歌,賦詩唱和。那時,堂會演出一般要安排十來齣戲,時長達二三個時辰。後來,還增加了夜戲,劇目多達二三十出,京官對於看京戲(京劇)達到了癡迷程度。
同治、光緒年間,卓興,卓大人上京,多次參加同年和同僚的春節團拜,經常與朝中官員欣賞京劇,故使他喜愛上京劇也就不足為奇。以致他在辭官後,專門自己耗資請當時京城的著名京劇戲班如「喜連成社」等到潮州演出,鼓動家眷及友好蒞臨欣賞,做到老少咸宜,與眾同樂;開風氣之先,率先在潮州府城引進京劇(又稱官劇或漢劇)這個新劇種,使觀賞京劇(官戲)熱潮,於同治、光緒年間在府城一時興起,成為郡城官商巨賈的時尚玩意,使當時嶺東的戲劇種類更趨百花齊放,極大的豐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
作為京劇超級戲迷的卓興卓大人,著力傳播戲曲文化,為潮州戲曲文化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推動了京劇(漢劇)在潮州的發展普及;對密切南北文化交流,豐富潮州文化底蘊,乃至京劇文化南引潮州府以及廣東作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此時,潮州府的戲劇文化達到鼎盛時期,府城有潮州戲等域內外戲班二百餘班,除了本地的潮劇外,還包括有正音、白字、西秦、外江戲等四種;特別是外江戲,在長期的藝術交往中,對潮劇的唱腔音樂、表演、以及劇目等曲藝,起了積極的影響。外江戲班鼎盛期便在潮州城內上水門街繁華地頭興建了「外江梨園公所」。當時講官話的「外江戲班」在潮州乃至廣東都受到官府器重,也為士紳文人所崇尚。
晚清時期,外江戲(京劇)在潮州府郡是一個非常活躍的劇種,深受當地士大夫階層歡迎。當時潮州府城百姓閒時喜觀戲,認為是視覺上的享受,每逢著名戲班的演出,當令人如痴如醉,欲罷不能。卓府戲台開場,往往觀者濟濟,滿堂春風。曾有戲癡這樣描繪:「坐時雙腳一起盤,紅紙開來窄戲單。簾子才掀未出台,齊聲喝彩震如雷。」卓大人與其邀請的貴賓坐中庭雅座,一時郡城中名人薈萃,冠蓋雲集,其餘看客坐兩旁及後面。「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逢初一及十五,卓府開放予鄰里街坊觀戲,其時便門庭若市,看客雙腳盤坐,戲場中有紅紙戲單,戲還沒有開唱,即滿場歡聲雷動,觀眾情緒高漲,氣氛熱烈。台下看客踴動,台上藝人賣力,鉦鼓喧闐,叫好之聲往往如萬鴉競噪。戲入佳境,觀者盡呼,聲波鼎沸,一時之間,滿場歡躍如狂;歡樂過後,盡興而歸。
文章提供: 香港潮州商會會董卓啟燦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