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成科:Facebook可改寫選舉結果
Facebook日前宣布,將於立法會選舉投票當日啟動「選舉大聲公」功能,有關功能除了會在用戶的「動態消息」置頂提醒當日為立法會投票日之外,用戶亦可透過「大聲公」告訴朋友自己已經投票,甚至表明自己的投票意向。
「選舉大聲公」並非香港獨有,有關功能在2015年已經相繼在英國、加拿大、阿根廷、波蘭、西班牙、葡萄牙、新加坡等地推出。在今年1月16日的台灣大選前夕,Facebook亦在投票日前突然推出「選舉大聲公」,在當時也引起不少討論甚至是爭議,認為此舉有干預選舉之嫌。
「選舉大聲公」惹爭議
根據Nature雜誌的研究發現,「選舉大聲公」在2010的美國選舉出現明顯的社群放大效果,約有34萬選民在Facebook得悉朋友已投票,才去投票。在2015年,Facebook上與選舉有關的互動數更超過15億次,多達7600萬人參與。在羊群心理及同輩效應下,「選舉大聲公」對於提升選舉氣氛,鼓勵青年選民、游離選民投票無疑有助推之力。有分析更認為,蔡英文及民進黨的大勝,某程度也是得益於包括「選舉大聲公」在內的網絡動員。
Facebook在香港立法會選舉前突然啟動有關功能,客觀效果是推動更多網民,尤其是習慣在網上瀏覽分享資訊,並且政治立場相近的年青選民出來投票。一般而言,這些選民支持的主要是政治光譜中較激進的一翼,難免令人懷疑此舉變相有利某些候選人,有影響選舉之嫌。
Facebook大舉介入政治
其實,對於Facebook近年大舉介入政治範疇,在網上也有不少爭論,例如有文章就羅列出Facebook可通過五個渠道去影響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包括:一、通過Facebook的「熱門框」(trending box)來發放有傾向性的選舉資訊。研究表明,當人們對一個問題猶豫不決時,一個可靠的資訊來源可以輕易影響他們的決定。一個有偏見的資訊來源比有偏見的新聞更能影響人們的心理,而人們心底裡認為像Facebook這樣的資訊平台是不偏不倚的。
二、通過「中心新聞源」(The center news feed),把一些新聞熱點放到新聞頂部,從而提高其影響力。有心人更可通過修改新聞引擎的演算法去得出有傾向性的新聞。
三、「搜索欄」(The search bar),當你搜索一些政治新聞時,其中的順序完全受Facebook的控制。
四、選擇性的「出門投票」提醒。(Selective“go out and vote” reminders)。2014年,哈佛大學法學教授Jonathan Zittrain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如果Facebook只發送提醒給贊成某個候選人或政黨的選民,就能輕而易舉改變選舉結果。
五「選擇性選民登記提醒」(Selective voter registration reminders)。如果Facebook只發送提醒給贊成某個候選人或政黨的人進行選民登記,對選舉的影響可想而知。
當然,有關分析並沒有真憑實據,但至少說明一個事實,就是Facebook確實擁有影響選舉的能力,「選舉大聲公」只是其中之一,另外還有很多「大殺傷力武器」可以影響選舉結果。例如其擁有龐大的「大數據庫」,就可透過年齡以及演算法,針對特定用戶,神不知鬼不覺得來進行催票動作,從而改寫了整場選戰的戰果。
參考文章:
http://qz.com/703680/five-subtle-ways-facebook-could-influence-the-us-presidential-election-this-f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