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諸:對新一屆立法會的期許

2016-09-06
李劍諸
資深傳媒人
 
AAA

九月四日的立法會選舉,破了本港政治發展史上多項記錄。參選人數最多,競爭最為激烈,還誕生了香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立法議員。逾220萬選民投票,創下了香港立法機構自1843年成立以來的最高紀錄。周日早上延續到周一凌晨的投票過程,亦構成了本港選舉史上最漫長的一天。

媒體採訪所見,有市民到票站四次,看到長長的人龍想到放棄,但最後還是選擇等候,盡公民的責任投入神聖一票。很多人在悶熱的夏夜排隊到凌晨兩點半才投上票。如此執著的選民,全世界也不多見。儘管選舉委員會公佈結果的時候,“有人歡喜有人愁”,但毫無疑問,如此聲勢浩大的選舉工程得以公平、公正、公開的方式完成,這是民主的勝利,香港人的勝利。

但是,我們也看到,這是2014年“佔領中環”運動之後首次立法會換屆選舉,其結果釋放出大量的政治信息,包括近年來政治版圖的變遷和港獨思潮的風起雲湧,值得中央政府、特區政府和香港社會各界深入研判。

無分政治光譜,香港各界的有識之士大致有一個共同的看法,就是議會碎片化,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看不到有任何力量,包括北京、特首或政黨領袖,能夠團結香港,凝聚共識,以社會的整體利益為依歸。這是香港最大的隱憂。

香港的政治角力,從九七回歸至兩年前的雨傘運動,一直是建制、泛民的楚河漢界之爭,但自從今年二月底的新界東補選“殺出程咬金”,自決派已發展成為對建制派和泛民派都構成殺傷力的第三股勢力,這是不爭的事實。本屆立法會選舉表明,建制、泛民的基本盤並沒有太大的改變,但首次打正旗號標榜港獨和自決的本土分離主義勢力異軍突起,取得了若干議席。這些“新潮男女”在議事殿堂的橫衝直闖,很有可能導致一國兩制變質。對香港回歸前後的歷史有所了解的港人都知道,一國兩制是英國結束殖民統治、香港主權回歸中國的最佳制度安排。古之智者有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我們是否也要思考“沒有一國,何來兩制”這個嚴肅問題?

基於現實的判斷,可以預見新一屆立法會在未來四年,不太可能解開越擰越別扭的政治死結。除此之外,港人還要警惕,民粹主義氾濫無助於解決實質性的民生問題。今次立法會選戰所見,立場式、口號式的政治喧囂有餘,理性討論社會、經濟發展的能力不足。有些參選的政黨甚至連像樣的政綱都提不出來,照樣能把候選人送進神聖的議事殿堂,這是民主的缺陷,或者說是追求民主需要付出的社會成本。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對新一屆立法會滿懷期待。民主政治是妥協的藝術,而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遊戲。港人素以理性、務實的精神氣質稱譽世界。如何放下心中的怨恨,拆除敵我的心魔,如何發揚獅子山精神,永續香港傳奇,將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李劍諸,中國日報亞太分社助理總編輯、主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