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客家人南遷香港的五個時期
南遷客家人是如何遷到香港的呢?客家人進入香港墾植考證主要有五個重要時期。
第一個重要時期,據史料載,宋朝期間,第一個在香港開埠的,是侯氏家族。侯氏始祖侯五郎,北宋進士,金兵南侵時,侯家南遷至番禺,後來他的後代侯卓峰舉家遷到新界。嗣後,又有鄧氏、彭氏、廖氏陸續遷入。尤其是新界的文氏,是文天祥的後裔。南宋末文天祥在北京就義後,其家族為避元兵追殺,逃至新界的元朗,為最早開發香港九龍半島的家族之一。
侯、鄧、彭、廖、文五家,進入香港墾植,各居一方,被稱為香港新界五大族。按其主要居住地,分別叫上水侯氏、錦田鄧氏、粉嶺彭氏、上水廖氏、新田文氏。五大族中鄧、彭、文氏,祖籍都是江西,文氏屬客家人。他們是最早入港的客家先民,800年前已經落地生根,但後來進入香港的客家人並不把他們當客家人看,而是認為他們是土著。後人計算客籍人口,並不把這五大族人口計入。相反,後在香港島佔多數的廣府人,並不把新界五氏家族看做是廣府人,仍然把他們當成客家人。
客家人社群強大
第二個重要時期,在18世紀初期至中期,從1700年至1750年間,客家人大批從粵東移民到香港,但也有少數在1800年以後才遷入的。他們的祖籍地一般是嘉應州的五華、興甯、梅縣,也有少部分來自福建和鄰近香港的惠州一帶。由於他們移民來港的時候數以萬計,港島上建立了400多座村莊,他們在人員和經濟能力上可以跟本地居民相比,甚至還超過本地人,因此沒有被同化,保留了客家人的優良傳統。
直到二十世紀70年代以前,客家人多數在新界的鄉村居住,過著簡單樸素的農耕生活。隨著香港都市化進程的加劇,廣府人、潮州人、福佬人等也大批進入香港,形成在香港島和九龍一帶廣府人佔優勢。
第三個重要時期,在抗日戰爭時期,大陸遭遇日本侵略者的大肆屠殺,與大陸生靈塗炭、百業凋零相比較,當時香港在英國人統治下,尚未淪陷,算是相對安定。於是,許多內地客家人紛紛逃往香港謀生。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雖有一批人離開,但香港光復後,不少客家人的親屬也隨遷居住在香港,香港客家人的人數為此大增。
第四個重要時期,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客家人大量湧入香港。主要是在40年代後半期和50年代初,當時大陸內戰,國民黨敗退南逃,一些人便跑到香港。這裏主要有三種人:一是國民政府中的黨軍政人員;二是怕共產沒收財產的資本家;三是怕土地改革和清匪反霸運動的地主、富農。這其中就有不少客家人,主要集中在軍政人員中包括不少高官。客家學的創建人羅香林,就是這一時期來到香港的。在這批人中,是歷來遷居香港的客家人中身家較為殷實、文化程度也較高的一批人。
第五個重要時期,1950年以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後。有不少大陸的客家華僑、僑眷遷入香港定居,也有從世界各地回國讀書的僑生,受到不公正待遇後,迫切要求回其所在國,因不能回去原所在國而滯留香港的,這些人多數是家族資產雄厚,或者知識層次較高者。應該說,這個時期到香港定居的客家人,許多人現今成為客家人的領袖人物,也成為後來香港回歸前後的重要力量。
港島東柴灣有段古
南遷客家人遷到香港居住在哪些地方的呢?客家人進入香港墾植的地方,考證主要是九龍半島。主要有如下這些地方:崇正新村、林村、水蕉新村、大欖村、吳家村、荃灣三棟屋、大督美村等許多客家古村落。而香港島最東的谷地「柴灣」。由於三面環山,加上水源充足,所以盛產木材。這些木材可作柴薪之用,所以這個海灣被命名為「柴灣」。從18世紀初開始,有一些客家人進入柴灣。
根據1841年的人口普查資料,柴灣人口只有30人,到了1891年增至208人。18世紀初客家人自寶安遷徙至香港的柴灣,建村定居,客家人習慣以其姓氏來名其族屋群。因為羅屋的主人即是姓羅的客家人,而他們是在乾隆年間興建這間村屋。柴灣原有六村:羅屋、成屋、藍屋、陸屋、西村和大坪村,都是客家村,但隨市鎮的發展,各村落便相繼消失。羅屋博物館已成為柴灣一帶僅存的古村屋。客家古村落的消失,成就了香港島成為國際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