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宏福:橫洲爭議炒作過頭了

2016-10-03
梁宏福
《華爾街日報》前記者,資深媒體評論員
 
AAA

橫洲2_文匯報2.jpg

人們常說,在新聞圈出名最簡單、最保險的做法就是批評政府,並且他們還很少反駁。果然,編輯和記者們將圍繞橫洲公屋發展項目的爭議演變成了喧囂的街頭表演。

政府溝通上失策,被大眾視為逃避責任和虛與委蛇,更進一步令事態惡化。而那些涉及相關項目而又擁有土地權的鄉村領袖,他們的粗魯言論和好鬥姿態,則令原本就相當緊張的局勢火上澆油。
 
要在新界找到開發用地從來都不簡單,因為法律和慣例保護當地居民的財產權,他們大多都是早期內地移居過來的後代。這些人非常在意他們的權利和傳統,尤其過去多個新市鎮的快速發展令鄉郊土地價格飛漲。
 
長期以來,政府在新界制定土地發展計劃前,官員都會和當地居民領袖舉行非正式會議,試探他們的反應並尋求合作。在公開談到橫洲時,一名政府官員無意間將這些非正式會議稱為「摸底」。
 
由於「摸底」一詞令人聯想到不當勾結,因此這一說法引起公眾不滿。此後,政府將這些非正式會議改稱為「諮詢」。
 
不過,這種「諮詢」的努力,近年來也變得更加複雜,主要是因為新增了更多利益集團夥,即那些大面積租用政府土地用作露天倉庫、廢物品回收和維修車場的人。盡管部分租用政府土地的人和三合會勾結的指控從來沒有被證實過,鄉村回收場的污煙瘴氣還是令很多香港人無法接受。
 
回收場外貌不堪入目,他們卻為本港十分重要的經濟支柱提供服務。作為地區航運中心,香港必須為成千上萬廢棄的集裝箱找到存放空間。
 
環保份子總是熱衷談論循環再用。但除了人口密度相對低的新界之外,香港哪裡還能找到地方興建這些高度污染的回收場。自不必說,環保份子是不會想在他們家附近建設這種回收場的。
 
政府已表明正研究方案,來重置因橫洲二期和三期發展,而需要搬遷的倉儲設施和回收工場。在未定出方案前,政府就斷言繼續二、三期發展,的確失之魯莽。
 
在考慮到政府正質極推進整個計畫發展後,激進分子和大眾傳媒指責政府向既得利益者「跪低」或有欠公允。但當政府意識到要消除誤解時,為時已晚。盡管政府一再否認,不少市民已對「官商黑」勾結的想法根深蒂固。
 
可以預見,媒體會一遍遍重復這些無端指控。同時,反對派陣營新當選的立法會議員們也已經表示,將就橫洲事件要求立法會引用權力及特權法展開調查。
 
可以肯定的是,政府在開發項目上政府應當更加透明,在回應違法指控時也應該更加迅捷。而今次橫洲風波的大吹大擂不啻為一場徹頭徹尾的公關災難。
 
 
文章轉載自《中國日報》
 
此欄文章的觀點均來自作者,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圖片:文匯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