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國偉:《長策》未達標,短期措施須因時制宜

2016-10-05
招國偉
公屋聯會總幹事
 
AAA
安達邨_文匯報WEB.jpg
 
房委會公佈了最新的公營房屋建設計劃,於2016/17至2020/21年度的5年期間,將興建共7.1萬間公屋,以及2.1萬間資助出售房屋。若以平均計算,在未來5年公屋每年平均有1.4萬間,而資助房屋則有4,280間。
 
政府始於2014年公佈《長遠房屋策略》,其後於2015年12月作出修訂,預計於2016/17至2025/26年度內,興建46萬間公私營房屋;2016/17至2020/21年度,是《長策》的首5年,公屋興建量只佔《長策》目標的35.5%。大幅落後於《長策》目標,若要追回,在後5年中,每年平均興建公屋量必須增加至2.6萬間,較前5年的建屋量多出1.83倍。
 
而在資助出售房屋方面,首5年的建屋量只佔《長策》目標的26.8%,比例更低,要追回則須要在後5年中,平均每年增加至1.2萬間,較前5年的建屋量多出2.74倍,比公屋的差距更大。上述數字清楚說明,公營房屋在未來的幾年間,供應繼續短缺,難有改善,只能坐望5年後逐步追回「欠債」,屆時興建房屋的責任將更大,任務更為艱鉅,房屋問題只會更尖銳,相信會是新一屆政府施政的頭痛問題。
 
而在公屋輪候申請方面,目前平均輪候時間已升至4.1年,是歷史新高。目前輪候申請宗數,一般家庭為15.3萬宗,而非長者單身人士為13.5萬宗,遠遠偏離政府「三年上樓」的承諾。單單在新增的公屋申請者中,由2011至2015年間,每年平均有5.3萬宗,在一般家庭的新增宗數亦有2.8萬宗,縱使房委會早前抽走非長者單身人士申請的「水份」,每年新增的公屋數量,也不足以應付一般家庭的新增宗數,如何談得上可紓緩現時的公屋輪候數字,情況只會繼續惡化,相信至2017年年中,平均輪候時間突破5年也並不愕然。
 
「遠水不能救近火」,即使政府積極開發土地、改劃土地,也須要平均5年時間完成公營房屋發展項目。長期措施固然需要,但短中期措施更為迫切。透過提高現時的地積比率,以及把公屋的綠化比率下調至10至15%,均可即時增建更多公屋單位。租金津貼亦是另一個可取的方法,對於輪候公屋較長時間的申請者,可提供租金津貼,以解燃眉之急。
 
方法總比困難多,政府須要放下墨守成規的一套,因時制宜了。
 
招國偉 公屋聯會總幹事
 
(此欄文章的觀點均來自作者,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圖片:文匯報

 

延伸閱讀
  • 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大師和愛好者們穿行在香港的街巷樓宇間,為普通遊客示範了無數展現香港「魔幻」一面的畫面,其實你用手機都能拍出大師級「穿越感」的打卡位。

    一如  2019-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