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蘭小子:「熱」情不再

2016-10-22
利蘭小子
八十後巴士迷
 
AAA

熱狗_WEB.jpg 

(九巴有百多輛「熱狗」其實是建於空調巴士底盤上,這批「熱狗」用上黑色窗框。)

2012年5月初的一個晚上,俗稱「熱狗」的非空調巴士告別香江,引起一眾巴士迷,以至是一般市民的注視。四年過去,大家當天送別「熱狗」的熱情早已退卻,但又有否想過,令「熱狗」成為歷史的雙層空調巴士是在甚麼時候、甚麼背景下誕生呢?

自從地鐵在1979年通車,加上冷氣小巴的出現,這些較為舒適的交通工具,都為巴士帶來一定的競爭。因此在八十年代初,巴士業界有聲音要求在車箱增設空調設備,提升服務質素留住乘客。在短短數年間,英國的「利蘭」、「丹尼士」和「都城嘉慕」車廠先後為香港提供三輛雙層空調巴士作試驗。不過這三輛巴士是在本身的引擎上,再另外加上一台冷氣機,導致車箱「雷聲大雨點小」,即冷氣機會發出嘈雜的聲音,但冷氣卻相當微弱。加上營運成本上漲,三輛巴士的空調設備之後被移除,變回「熱狗」繼續服務乘客。

AL(ES2803)@58x_2.jpg

(「利蘭奧林比安」是本港首款成功的雙層空調巴士,空調設備由主引擎直接推動。)

直至1988年,「利蘭」在其「奧林比安」型的設計上,裝上一副由主引擎直接推動的空調設備,這樣一來免卻了另加一副冷氣機的煩惱,亦符合成本效益。而「利蘭奧林比安」亦成為本港首款成功的雙層空調巴士,之後由「丹尼士」生產的空調版「巨龍」和「禿鷹」亦於1990年打入香港市場,一併成為本港雙層空調巴士的始祖。

不過有趣的是,正當巴士公司積極推動車隊空調化,引入大量雙層空調巴士之際,卻在1993年,即空調巴士投入服務後四年,遇上小風波,走了一小段回頭路。由於空調巴士票價較「熱狗」高,當時有社會人士認為,引入大量空調巴士令市民選擇減少,被迫「搭貴車」。就在這爭論聲中,九巴和中巴分別將百多輛和十輛已到港的空調巴士底盤,裝上非空調車身。這批非空調巴士都用上黑色窗框,有別於一般「熱狗」的銀灰色窗框。由於沒有了空調設備的負荷,引擎動力完全體現於行車表現上,跑起公路來份外卓越,而這批異類,亦成為本港最後一批「熱狗」。

「空調」與「非空調」間的爭論早已完結,而香港的專利巴士服務亦已全面空調化。正當本港天氣秋意漸濃之際,大家又有否憶起坐到巴士上層,打開車窗「吹生風」的日子呢?

DA51@4_2.jpg

(「丹尼士禿鷹」是中巴引入的首批雙層空調巴士之一。中巴專營權在1998年結束後,「禿鷹」髹上了新巴的車身色彩繼續服務,直至2015年退役。)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