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6日 | 星期一
 

梁宏福:香港無需為提升排名改變自己

2016-10-21
梁宏福
《華爾街日報》前記者,資深媒體評論員
 
AAA

科學園_SHUTTER.jpg

總部設在日內瓦的世界經濟論壇發布了最新一期《全球競爭力報告》,香港今年表現不佳。這令香港已失衡的經濟結構再次遭到那些,擅長指手畫腳的評論員和政客的口誅筆伐。

事實上,雖然這份報告的統計方法無可避免地限制了香港的得分,香港的表現並非那麼差。在最新排名中下跌了兩位,香港依然是全球10大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之一。

香港在“創新產業”項目中的糟糕表現拖累了整體排名,很多評論人士再次強調香港必須在這一領域奮起直追。但這不過是在重復一個無聊又無意義的老觀點罷了。

香港特區政府已經成立了創新及科技局來解決創新不足問題,但這個新部門還未拿出一套具體可行的方案。

在此並非要質疑這份報告的計算方法。事實上,香港的確在創新產業發展方面落後於同地區的其他經濟體,尤其是在全球競爭力排名中僅次於瑞士、高居第二的新加坡。

但這並非香港企業界或香港政府的錯。這或許壓根就不是一個錯誤,或至少不應被視為是一個錯誤。事實上香港已經沒有多少產業可言了。

香港目前經濟結構失衡,是其經濟體系不斷適應發展變化環境的結果,而這並非是香港能夠控制的。香港曾是地區創新中心,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產業大規模轉移到珠三角地區前,香港工業一度欣欣向榮。

香港曾是僅次於意大利的全球第二大成衣出口經濟體,其服裝產業以設計能力和市場嗅覺聞名世界。但是面對來自周邊制造業基地日益嚴峻的競爭壓力,很多香港製造商成功通過設計和創新在增值鏈上向上邁進。

在制造業基礎闕如情況下,香港想要推動創新困難重重。縱然企業家有著清晰的產品設計,他仍會遇到一個無法克服的問題,即很難找到能幫助他制造測試用原型產品的相關產業。

香港規模小但高度開放的市場更加劇了這種困境。與同地區其他經濟體不同的是,香港致力於維護開放的市場環境,提供平等的競爭平台,這排除了為本地產品和服務提供特惠條件的可能性。

那些呼籲政府為創新產業提供補貼的人忘記了一點,即要想維護自由市場環境,就必須放棄為個別產業提供補貼的做法。近幾個月來,韓進海運破產和三星手機全球召回令政府指導經濟發展的韓國模式遭到質疑。

放棄香港傳統經濟政策去推進創新產業,可能招致其他方面的批評,並導致香港在其他排名中下滑,尤其是經濟自由度和營商環境排名。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在談及世界經濟論壇的這份報告時指出,與其他調查一樣,這個排名僅供參考。

這才是面對類似調查排名——無論好壞——的正確方式。而香港也會繼續像以往那樣不斷進化並適應新環境。那些試圖質疑這一點的評論家們應當好好讀一讀伊索寓言中的《男人、男孩與驢子》。(如果還沒讀過,建議去網上讀一讀)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如果你想取悅所有人,結果只能是傷害自己。

 

文章轉載自《China Daily》

此欄文章的觀點均來自作者,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