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瀾昌:做回理性反對派的一次機會
北京中央政府在通過釋法,禁止主張港獨的人士進入建制成為立法會議員之後,中央政府主管部門又同意無回鄉證的反對派人士,可以申請證件進入內地。筆者理解,北京給香港的反對派劃了兩條線,一條是否可以成為立法會議員的線,一條是否可以拿到回內地的回鄉證的線。以現在的標準,一般來說,過了這兩條線,那就都是屬於人民內部矛盾,而不是敵我矛盾,對抗性矛盾,屬於可以團結的,可以打交道的。現在,凡是推動獨立的,包括台獨、港獨、疆獨、蒙獨;還有,試圖推翻北京政權的,都視為敵我矛盾,對抗性矛盾,屬於打擊之列。
應該來說,北京劃了這兩條線,對於香港泛民主派的定位就較為清晰了,有評論說,北京表現的寬容了;還有的說,北京是“硬的更硬,軟的更軟”,打擊港獨毫不手軟,但是對泛民則更加寬容。筆者想,顯然北京不但是希望泛民與港獨割席,更希望他們做理性的反對派。回歸20年了,香港的泛民和建制派也鬥了20年,中央也和香港的反對派鬥了20年,北京首次伸出橄欖枝,希望香港的反對派回到“民主回歸”的初心,做負責任的“理性的反對派”,再也不要“為反對而反對”,甚至進行“拉布”,“佔中”,“街頭騷亂”等破壞性的行為。事實回歸之初,泛民與特區政府也有過理性監察的蜜月期。
反港獨,這不僅是在香港落實一國兩制的問題,更事關國家的核心利益。習近平說,一國兩制下港獨完全沒有空間。這個判斷,其實香港絕大多數人都同意,即使是泛民主派亦如此。因此,剝奪梁頌恆、游蕙禎的立法會議員席位,實際上未遇到極大阻力。梁游曾以為可以組織衝擊以至「暴動」反撲,誰知支持者只有小貓兩三隻。只不過,北京認為,如果再不釋法,一國兩制的運作都有困難了。顯然,釋法也成為治港的重要手段。透過這次釋法,重在表明北京對於香港的治權,包括對香港在涉及國家事務方面的司法權,香港的法治不能排斥中央的司法權。
不過,在這種氛圍下,北京宣佈發還回鄉證,還是令人意外。應該說,這是北京對港政策重大調整的一個標誌。香港的民主派尤其是最早成立的民主黨,他們最早是擁護香港回歸祖國的,只不過他們希望回歸後的香港是民主施政,他們也有成為香港執政黨的機會。六四事件,是他們與北京分手的轉折點。他們當中一些人“井水犯河水”,被視為企圖顛覆內地政權,沒收回鄉證。回歸以後,這一直成為泛民與內地討論的問題,而香港的開明建制派也認為應該讓他們能夠回內地看國家的發展變化。可是,北京調整政策緩慢。
今年5月中旬張德江訪港時,曾破例會見泛民主派的四位議員,成為香港回歸以來,中央和泛民代表的首次“近距離接觸”;那時香港親中媒體大公報也罕見以“同樣有愛國愛港之心但政治取向未必完全一致的人士”來稱呼泛民人士。並且,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更表明,只要擁護一國兩制都是建制派,泛民也不例外。相信,此時北京已對泛民作出新的定位。
如果不是要先解決釋法除去“港獨議員”,發還回鄉證的消息可以更早宣佈。現在的問題是,北京調整對反對派的政策,伸出了橄欖枝,反對派是否也隨之做出理性的轉變呢?還要看。